情人邻里“巧”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福州市“我们的节日·七夕”活动让传统节日绽放现代新颜
-
身着传统服饰的美女在坊巷里翩翩起舞。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吴晖 蒋雅琛 谢星星 见习记者 颜澜萍/文 记者 郑帅/摄
17日是农历七月初七,在市委文明办牵头组织下,各县(市)区、各文明单位举办了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从历史、文学、民俗学以及美学、音乐等方面,多维度呈现七夕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蕴。
爱聚七夕情注三山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昨夜,由市委文明办主办的“爱聚七夕情注三山”——2018年福州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场活动在三坊七巷开元别院举行。
来自我市的省级文明家庭代表分享了经营爱情、经营家庭的心得体会。丈夫学医的董雅蓉说,他们夫妻正是用“望闻问切”来诠释爱情。“平日里,我们彼此关注,互相倾听,常常询问对方意见,也会以拥抱来传递温度。”
与此同时,三坊七巷里有一群身着汉服的少女,一路向人们抛着茉莉花。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说:“福州话茉莉与‘莫离’谐音,福州人喜以茉莉来表达爱情的忠贞。少女在七夕夜巡,向人们敬献茉莉是福州的七夕习俗。”
在闽侯闽都民俗园,市民倪女士和家人走过现场搭起的“鹊桥”,写下“家庭和睦、全家健康幸福”的心愿,并折成纸鹤虔诚地挂上“美满和谐许愿树”。
17日夜,连江县行政服务中心前是一片欢腾的海洋,每迎来一名群众,就有一盏灯被点亮。随着全部150盏灯亮起,一颗巨型爱心惊喜亮相,引得现场欢呼雀跃。随后,5对金婚老人以照片为线索,分享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
市民在南后街75号展馆内欣赏婚礼纪实摄影联展。
欢乐乞巧文化共享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的日子。
三坊七巷光禄吟台,浮针验巧、穿针乞巧和巧叠高塔等游戏轮番上演,汉风小扇绘山河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参与。
闽都民俗园开设乞巧文创集市,私房烘焙、手工包、传统民俗小吃、寿山石……琳琅满目的作品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为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连江县行政服务中心的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穿针乞巧”环节,年轻的男女共同合作,用彩线穿过7根一字排开的绣花针。
-
七夕夜,邻里分食蚕豆。
分豆结缘邻里和谐
花生蚕豆分乡里,一碗鼎边捧楼下。七夕节在福州有个特殊的含义——邻里节。“邻居小孩间难免磕碰,因此家长就拿出煮好的蚕豆分给孩子们,劝劝架,结结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在开元别院里为大家介绍,七夕“分豆结缘”是福州特有的习俗,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以消除隔阂,增进邻里关系。
当天,不单是开元别院上演了“分豆结缘”,鼓楼区鼓东街道林则徐故居里,闽都文化志愿者石承水也带来了一场《七夕邻里节——共建和谐文明社会》的讲座。台下听众分食蚕豆,寓意和睦相处、缠缠绵绵、邻里友爱。
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七夕节期间,各项活动在立意上注重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同时注重创新多元的方式,在“分豆结缘”“茉莉莫离”等本地节俗中融入了快闪、汉服等古今元素,多维立体地呈现榕城七夕的文化意蕴,对七夕节蕴含的忠贞、进取、睦邻等节日内涵加以弘扬,激发广大群众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