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路催生最暖“盐巴村长” 乡村困境将改变
今年4月 ,黄双权(右)入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资料图
福州晚报记者 楼卫东 雷岩平 王威 陈丹/文 叶诚/摄
要致富,先修路。永泰县洑口乡山寨村的路要修起来了,感触最深的当属20多年来一直“带盐”的“盐巴村长”——山寨村村主任黄双权。
山寨村离福州市区131公里,最难行的是最后10多公里需要绕行的坑坑洼洼、又窄又陡的“卡脖子路”了。近日,福州日报社机关党委的党员们再一次前往开展“双联双扶”活动时,村支书黄国曹报喜:新建的白沙大桥即将通车,村民再不用走那条路了。
不仅如此,弯多坡陡的入村村道也计划明年开工拓宽,打造全省典型示范村道。黄国曹说:“到那时候,我们的‘盐巴村长’再不用担心忘记给村里老人带盐了!”
村民喊他“盐巴村长”
“盐巴村长”黄双权今年46岁,黝黑、壮硕,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村民喊他“盐巴村长”有七八年时间了。其中的故事,还要从通往村里的一条盘山道说起。
长期以来,山寨村村民到洑口乡政府所在地,需要先沿着土路下山,再过一座吊桥(后来建了白沙大桥),骑摩托车也要半个多小时,出行非常不方便。即使后来建了水泥盘山村道,也没有客车愿意来,村民出门都要事先电话叫摩的,来回要四五十元钱。村里的留守老人有100多人,都是勤俭节约的老农,哪里舍得花这笔钱,所以家里缺了生活用品,就托人帮忙代买。
那时是20多年前,黄双权还没当村主任,在村里开拖拉机,村民经常请他帮忙代买柴米油盐等物品。憨厚的黄双权总是十分热情,后来当了村主任,只要去乡里办事,也不忘帮村民代购生活用品。
黄国曹回忆,大概是七八年前,黄双权从乡里回来,走到半路突然想起把村里一位老大娘托他买盐的事给忘了。于是,他又掉头走了好几公里,返回乡里。
其实,村里的杂货铺也有卖盐,但因多了运输成本,东西也比乡里的贵,比如每包盐,到现在还贵上七八毛钱。黄双权知道,老人若是知道他贴差价在村里买,肯定要给钱的。对于低收入且节省的老人来说,这属于额外的开支。
自从这事被大家知道,村里人深感黄双权的暖心与朴实无华,便都喊他“盐巴村长”。
相关新闻
- 昔日山坳村 今日大变样(2018-09-14 08:16:09)
- 福州扶持贫困村发展电商 扶持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2018-09-13 07:13:16)
- 晋安成立侨智工作站 北峰山区吹响“侨智扶贫”攻坚号(2018-09-12 16:35:10)
- 政和与石狮再推新举措 出资1200万设立扶贫基金(2018-09-12 09:02:52)
- “扶贫英雄”身份造假调查 被疑推手者称信息被盗用(2018-09-11 15:27:40)
- 晋安成立侨智工作站 北峰山区吹响“侨智扶贫”攻坚号(2018-09-07 07:15:38)
- 法国仍存数量庞大贫困人口 扶贫计划难解根源问题(2018-09-05 15:22:12)
- 重庆:80万扶贫资金修10多公里的路仅400多米达标(2018-09-02 08:09:06)
- 市人社局探索帮扶定西扶贫劳务协作新办法(2018-09-02 07:29:30)
- 莆田:产业扶贫扶出持久“脱贫引擎”(2018-08-30 15:14:17)
- 泉州医保扶贫:除“病根”减负担(2018-08-30 10:19:26)
- 罗源督查扶贫资金管理(2018-08-29 15: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