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2018-07-08 10:01:49  来源:央视网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习近平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9年前,习近平来到陕北,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青春岁月。习近平形容陕北是他的根。49年岁月如梭,昔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如今已满目青郁,不变的惟有那大地的广袤和信天游的歌声。

  七年的知青生活,最难忘田间地头一同滴洒的汗水,最难忘那碗来之不易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最难忘寂静深夜里一豆萤火下煤油灯的味道,还有依依惜别时眼中的不舍……

  “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

  初心,来自人民,又回馈人民;梦想,从这里发芽,又从这里出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用声音追溯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初心”。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2015年2月13日中午时分,安静的梁家河沸腾了。

  “近平回来了!”

  “总书记来了!”

  村口一块写着“知青淤地坝”的石碑前,十几位乡亲激动地同这位当年“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现如今13亿中国人民的领路人握手寒暄,欢迎他回家。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便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来源:新华社

  上世纪60年代末,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他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离开。

  习近平曾在给梁家河乡亲们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来源:新华社

  在习近平的记忆中,那里的乡亲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那时的陕北大米很稀罕,逢年过节都吃不上。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吃过一次白米饭,是村民李印堂送给他的。

  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和习近平很要好。有一回李印堂回家时带了一点大米,让母亲蒸了米饭给习近平尝尝。印堂妈细细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饭,让印堂趁热给习近平端了过去。

  习近平后来动情地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青年习近平感受着来自梁家河的温暖,并把这种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

  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去清华大学,告别梁家河的那天令他终身难忘。

  “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但是都没有吵我,因为我在里边睡觉,(他们)静静地等。”习近平当众落泪,人群中也有人掉下了眼泪。

  “村里人把近平送出很远,他一再让大家回去,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和近平道别。我们都记得,近平给村里人说:‘大家都回去吧,我会回来看你们的。’”村民梁玉明回忆。

  习近平离开了梁家河,但他把心留在了那里。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1975年10月8日,梁家河村民欢送习近平上学留念。来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2007年8月28日、2008年7月12日、2011年5月2日、2014年5月5日,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民回信,表达对乡亲们的惦念,并希望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帮助村民吕侯生治疗腿病、对有困难的乡亲们解囊相助,这无不体现着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的挚爱深情。

  “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份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贺敬之那个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就是这样的感情。”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时如是说。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这是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来源:新华社

  不变的理想信念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陕西第一口沼气”“知青淤地坝”“知青井”,一块块静静矗立的石碑悄然记录着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在梁家河的变化。

  1974年,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

  “我做了大队支部书记以后,一直想找一点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有一天我翻到《人民日报》,当时头版有一条消息就是四川省很多地方实行了沼气化,我很兴奋,我觉得沼气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习近平在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时回忆。

  习近平与其他几位同志去四川考察。回来后,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建成了陕西省的首个沼气池。

  沼气池曾因裂缝无法产生沼气,习近平就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面的水、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

  1974年7月中旬,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一举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

  在陕北农村,人们通常在河边挖个渗水坑作为饮用水源。这样的渗水坑被当地老百姓叫作“泛水井”,人畜共用,很不卫生。要命的是一旦山洪暴发,泛水井就会淤满污泥,村民无水可吃。

  习近平跟村民商议,在村子中央一块较高的地方打一口水井。“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梁玉明回忆。

  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就来源于这口井。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如今走进梁家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习近平插队时带头修建的知青井。来源:《中国邮政报》

  建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1974年粮食总产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产粮食689斤,一个工日分红七毛二。

  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依旧心系那里的乡亲,帮助他们通电、修小学、修桥。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这样写道:“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近平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可是哪一所高等学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学不到的真东西!”村民王宪平说。

  习近平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进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

  “脚踏在大地上,身置于群众中,会使我感到非常踏实,非常有力量。”习近平说。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人生的启承点

  有一种牵挂总能穿越千山万水。

  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与乡亲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

  “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从梁家河出发的习近平,无论身处何地,官居何位,心中对于梁家河的乡亲们没有一刻忘怀。他对于梁家河的人民如此,对于全国人民亦是如此。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一直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他没有辜负百姓的期许和自己的承诺。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便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来源:新华社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

  一条柏油马路从文安驿镇出发,穿过村子,一直修到了木军塬上。小河流水潺潺,仿佛欢快的音符在跳跃。整洁的农家小院在绿树丛中伸出瓦房一角,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中国用了三十多年时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十三亿多人摆脱物质贫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和尊严。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那天从木军塬下来时,习近平三次让司机停车,深情凝望着梁家河的山山峁峁、草草木木。

  从梁家河的黄土地出发,习近平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他抱着“功不必在我”的态度,只求不愧苍天不愧心;他怀着“察其疾苦”的本心,但愿苍生俱饱暖。

  40多年来,习近平以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把一切回馈给了养育、成就他的中国人民。(文/孟利铮 李璇)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点击收听12集广播剧《梁家河》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