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让安心手环更“智慧”

2018-05-31 11:40:1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笔者的老外公曾多次走失,报警、看监控、微信转发、亲朋好友、民间救援队总动员,彻夜搜寻,一次是扑倒在农村的田埂上,一次是在暴雨天掉进了深沟,还有一次是被好心人收留并最终送回……每一次“外公不见了”,家人都是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外公自己更是吃尽了苦头,当一个90高龄的老人在医院抖成了筛子,一边歇斯底里地大叫“哎哟,哎哟,冻死我了冻死我了”,这样的场景有多令人心酸。

  而在我们周围,老人走失事件似乎已陷入无陷循环,微信寻人“天天见”,部分老人走失后,多日失联,最终以悲剧收场。在百度上搜“老人走失”,一下跳出5,660,000条信息,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痛苦和无奈。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三天两头走失,疲于奔命的家人不得已给老人戴上了脚链,以此“拴住”老人。有邻居看不过眼,为老人打抱不平,可家人表示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极端处理的背后,恰恰折射出家人和老人的双重悲哀,尤其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激增,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重大负担。为有效缓解这一现象, 2012年,卫计委、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大型公益活动,推出“黄手环”公益项目,以关爱阿尔茨海默症病老人走失为切入点,关爱患病老人、帮助走失老人安全回家。该项目目前已在30多个省级行政区落地。

  多地政府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为特殊老人发放爱心黄手环,可以说深得民心,老百姓非常欢迎。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老人拒戴这“劳什子”。据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的一个调查显示,该街道一年时间送出2682个防走失手环 ,被戴出来的还不到300个。一方面是老人嫌麻烦,还有很大的一层因素是很多老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会犯糊涂,更不希望被当作病人看待。

  可见一个好的项目要真正发挥其效用,光有好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西湖区北山街道的做法值得称道,他们并没有对智能手环一发了之,而做了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后又想方设法增加手环的新功能,将养老服务做到家。

  比如,加入电子支付功能,让它变成一个电子“钱包”。在老年食堂吃饭时,老人用手环扫一下二维码,钱就付好了。而以前是要买饭票的,吃一顿撕掉一张,而且很容易搞丢。现在,钱充到手环里,再也不用担心饭票丢了。为了鼓励老人把手环戴起来,手环充值还有优惠,充70元可以用100元,充160元可以用200元。接下来,还会将辖区内的水果店、洗衣店、修鞋店、小家电维修等,一个个加进来。也就是说,今后只要在生活圈范围内,手环就是通用“钱包”。这么一来,手环自然就从“要我戴”,变成了“我要戴”。

  所以民生工程要落到实处,还需真正便民利民,因为它面对的是“人”,不仅仅是病(老年痴呆,失智等),更需要以人为本,让养老真正“智慧”起来。(徐荐荃)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