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1月2日
地点: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
背景: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厦门市台办等联合发起打造的两岸青年情感、事业深度融合的新平台,是大陆第一个在自 贸试验区内设立的青创基地,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自2015年挂牌以来,基地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农业等产业,为两岸青年创业创新、交流合作及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站式创业服务和孵化平台。
走进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朝气蓬勃的干事热情扑面而来,七八名年轻人围着一张工作台热火朝天地交流讨论,话题是两岸跨境电子商务,从台湾引进当季热卖的药妆和文创品。在另外一边,几位台青正忙着遥控操作编程教育机器人,为接下来走进小学课堂推广做最后的试演准备。
“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听了很受鼓舞,在福建创业更有信心,也更有干劲!”台湾创客、跨境电商公司“第一里路”创始人林柏年说。
今年40岁的林柏年,是基地众多台湾“创客”中的一员。2015年,他来到海沧,创办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第一里路”,希望让台湾的厂商通过这个平台,将产品卖给大陆的采购商。上线以来,与“第一里路”合作的台湾厂商已有几十家,通过平台完成商品备案及销售的台湾商品达千件以上。
“感谢福建各级政府的好政策,这里相对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海沧是我的创业福地。”对企业的爆发式成长,林柏年很高兴。他说,这是因为赶上大陆鼓励、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的好时机,去年他还申领到开办补助、住房和租金补贴共计40多万元,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据介绍,近年来,为吸引台湾青年到当地实习就业、创业创新,厦门市和海沧区陆续出台专项扶持发展政策,从土地供给、融资服务、经费支持、住房保障、便利往来、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扶持基地发展,并为台湾创客提供开办补助、住房补贴、租金补贴、贷款担保补贴等多方面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和支持,正激发两岸青年空前的创业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创客入驻。
“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我们已把厦门当成自己的家。”80后的苍沛和林士伟是“创客”里的“夫妻档”。2015年,两人从台湾来到海沧创业,成立晶禧文创设计师工作室。
苍沛表示,在青创基地和政府的帮助下,工作室从起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每月都有数单的品牌店面设计、小型家装等项目。下一步,她计划着手开发旅游文创项目,目前已接到漳州华安县和云南西双版纳有关部门的邀请,帮助当地做旅游文创的开发与设计。
作为大陆设立最早的台商投资区,海沧一度是台商结伴涌入的创业热土。2015年“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挂牌以来,因优厚的扶持政策和创业环境,海沧再次成了台湾青年创业的孵化器,吸引了众多台湾青年跨过海峡来到这里筑巢创业……
(记者 刘深魁 通讯员 黄旋旋)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