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专家视角】
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
作者:徐光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修改后的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思想,十分丰富、十分深邃、十分精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时代新的文化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认识新概括,也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这在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中得到集中体现。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院举行的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戏曲汇报演出上,小演员准备登台演出。新华社发
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一论断,把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引领、精神支柱、道德教养、知识哺育,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重要标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发展环境不同、历史进程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不同,使世界各国各族的文化呈现出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生动局面。尽管各国各族文化的具体内涵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价值追求不同,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劳动生活的精神产物,都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文化的消长、文化的强弱,都会深刻影响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存亡和强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问题提高到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共同奋斗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需要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工作,要做很多事情。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要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在讲清了这个道理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确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关于文化发展的总思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段话讲清了这样几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组成;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是熔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土壤;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当代中国、当代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实际上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科学界定。
徐光春(人物素描:光明日报编辑 郭红松)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了两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一总要求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途径,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二是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三个“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三个“坚持”中的第一个“坚持”是文化发展的方向,第二个“坚持”是文化发展的方针,第三个“坚持”是文化发展的方法。这三个“坚持”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政方针和方法途径。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在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中的集中体现,是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展开的,而这个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
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他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他提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他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他重申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此,他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此,他强调要做好以下工作: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他从四个方面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要求:一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二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三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四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着力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方面作了重要部署。他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些重大部署,有这样一些鲜明特点:全面体现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显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把文化的思想理论创新与文化的工作实践创新相结合,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实现理论创新;把文化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让文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胜利。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先进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断,应该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类文化。革命文化,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开始,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文化。革命文化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主线,融入革命斗争的方方面面,成为夺取革命斗争胜利响亮的战斗号角和强大的战斗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强国富民为主线,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方方面面,成为夺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响亮的奋斗号角和强大的奋斗力量。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无论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出发,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局需要,对一个时期的文化工作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提出希望要求,动员和组织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文化创造,推进文化发展,服务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各级组织带头创造文化、运用文化、发展文化,把文化作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大政方针、使命任务、决策部署的重要工具和力量,普遍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有力发挥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引导作用、凝聚作用、鼓舞作用、推动作用。
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永续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上散发出夺目光彩,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宝重器,而且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成长壮大的精神食粮,是助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着力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牢固地位。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发展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断了根、枯了源。二是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积极挖掘、发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如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这浩渺的江河之水,少不了有浊水污泥。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非常英明的事情,滤其浊水,去其污泥,将鲜亮清澈的、富有营养的、美味可口的文化之水,引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大潮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要求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正确内涵和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处世哲学、治国经验等,加以挖掘、加工和选择,赋予其新的运用价值和时代意义,并将其推广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以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四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关于运用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运用好、发展好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指出了正确途径,而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找到了新的力量。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我们党和人民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这个要求的核心内容一是不要脱离实践,要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文化是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创造性的成果。但是文化创造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结合实践、深入实践、研究实践,把创造建立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符合实践情况、满足人民需要、切中社会要害的文化精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壮阔的伟大实践,我们只有关注这一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研究这一实践、反映这一实践,才能产生有助于推进这一伟大实践取得胜利的文化创造。二是不要偏离时代,要在追随时代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并为那个时代服务,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就是时代与文化的发展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又一个新的进步。因此,我们的文化必须顺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足印,合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节拍,去反映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推进这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诉我们要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的真谛。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03日05版)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