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万寿岩,在保护中熠熠生辉
24日,三明学院附小2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怀好奇地在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明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参观游览。
万寿岩遗址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它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我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印证了海峡两岸史前文化同根同源,也是华东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被列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全国百项大遗址保护。
如今,万寿岩遗址以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满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科研价值。然而,十几年前,万寿岩遗址曾一度面临矿石开采活动的威胁。
遗址保护,刻不容缓。“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支持下,万寿岩遗址完成了山洞遗址防渗水、重要遗迹防霉变、船帆洞保护建设及文物展示、文物遗址区内环境整治及道路改线等4期文物本体保护工程。”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负责人朱凯说,以“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抓手,又先后实施了2期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道路建设、山体生态恢复、5级涌泉恢复等遗址公园系列建设工作。
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年9月29日,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表决,《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获全票通过,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三明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关于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它为更好地保护万寿岩遗址,传承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让更多的公众享受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加充分和完备的法律保障。
“万寿岩是我们小时候的神秘乐园。那时我经常和同伴们举着松油火把,跑到山洞内捉迷藏、探险,而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全村人都会到山上春游,祈祷新的一年吉祥安康。”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村民王本增告诉记者,“乡亲们对万寿岩有着深厚的感情,也都积极参与了保护万寿岩的行动。它能被抢救和保护下来,而且保护得越来越好,我们满是欢喜和感恩。我们将以主人翁的态度继续爱护、保护万寿岩。”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为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澎湃动力。万寿岩现在每年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今后将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更充分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朱凯说。(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杨开长 黄柳青)
- 三明万寿岩:文旅融合新面孔(2023-02-21 10:28:54)
- 远古家园 重焕光彩(2022-07-27 10:29:32)
- 万寿岩:从炸药包下抢救回来的“南方周口店”(2022-06-27 19:39:34)
- 福建人的远古家园在哪里?(2022-06-27 08:32:57)
-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发布 昙石山遗址、万寿岩遗址上榜(2021-10-22 10:13:34)
- 全国五个!三明万寿岩遗址获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2021-10-19 17:23:20)
- 万寿岩遗址:中国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2021-01-22 15:50:00)
- 人类室内装修史的第一章,要从这里写起……(2020-12-15 16:02:55)
- 让18万年前的万寿岩遗址“活”起来(2020-11-27 08:21:05)
- 三明设立万寿岩遗址生态司法保护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2020-06-16 09:29:4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