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心电大数据中心落户滨海新城 已有2亿多份患者数据
在家监护心脏他们教你怎么做
无创心电(长乐)大数据中心。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文 张旭阳/摄
不用长途跋涉,在村里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生诊疗建议;普通居民可实时监测心电,避免心梗、猝死……让大数据来管理心脏健康,这并非科幻片或是遥不可及,而是在福州300个基层医疗机构已能实现。
2月13日,随着滨海新城启动建设,32家“科技范”十足企业同时揭牌入驻。其中无创心电(长乐)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无创心电”)建立了全国首个心电大数据中心,格外引人注目。该中心从项目招商到落地到运营,只花了28天。目前,平台已接入1万多家医疗机构,覆盖6个省份(人口5000万人),积累了2亿多份患者动态心电血压数据。其中,福州宁化、苍霞等15个社区已与之合作。
作为滨海新城首个启用的“智慧医疗”项目,“无创心电”是如何运营的,将给百姓带来什么变化,昨日记者为您探秘。
设大屏幕 似120急救调度中心
“无创心电”位于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一期8号研发楼一楼,墙面设大屏幕充满科技感。
在这上班的专家团队分三个部分:心电专家委员会、信息专家委员会和保密专家委员会。其中心电专家委员会由福建省属及各市三甲医院的心脏电生理科主任组成;信息专家委员会由省属及各市三甲医院信息科主任组成;保密专家委员会由福建省保密协会会长李心正为首席专家领衔组成。
从13日揭牌起,中心每天都有来自三甲医院的心脏电生理科医生值班,他们会在信息工程师的协助下,通过大屏幕对患者进行视频会诊、数据监测分析和紧急呼救等工作。
“这里类似120急救调度中心,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心电数据汇聚于此。”福建省无创心电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王新康介绍,无创心电大数据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实现远程医疗,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得到三甲医院医生的诊疗建议,减少了患者就医费用和转诊的麻烦;另一方面对于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筛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汇集而来的大数据对科研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该中心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等。
资深医生 远程监控你的“心”
对于心电大数据如何改变市民就医环境,王新康举了个例子:“无创心电”目前与长乐象屿村卫生所建立合作关系。象屿位于长乐市北端,往日村民若要到市区做心电、血压等检测,坐车得花费一个多小时,而且到医院还不一定有号。现在,村民只要在卫生所就能做心电、血压检测。数据传递到中心后,若发现数据异常,中心就会提出实时预警,中心心电专家会针对性进行远程诊断,并出具诊断咨询报告。
心血管病具有偶然性、突发性,数据显示,心脏骤停前4分钟是抢救黄金时间,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因此“心电远程监护能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争取更多抢救的时间。”“无创心电”项目经理陈军介绍,目前实时监测心电血压数据技术已成熟,并在福州一些社区试行,患者只需要将手机大小的仪器放在身上,中心便能实时监控其心电、血压情况,而家人通过下载APP也能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电、血压。平日,医生会分析报告并通过信息推送给家属,若患者出意外,中心会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最近的医生,并指导处理措施,通知家属。“这对于防止空巢老人在家出意外特别有意义。”陈军说。
王新康介绍,心电大数据目前全国都在做,但真的落地做起来,福州是首个,这还源于响应政府号召。他介绍,落户滨海新城,“无创心电”看中的是这里的优惠政策,这里有云计算中心,这里IT平台很多,这里环境优美,特别是国家健康大数据的落户,在不久将来可实现更多医疗大数据的互通,让医生能多维度掌握患者情况,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
“无创心电”理事长魏泓介绍:“福建有1.6万个基层医疗机构点可以合作,福州有2700个点,目前‘无创心电’已与福州的300个点合作。”
收费模式还在探索 产值惊人
“以福建省为例,省内覆盖1.6万个基层医疗机构,以每人每个月60元至80元的费用计算,一年的产值约30亿元。如果按照这个规模发展,预计2018年将实现200个亿左右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能。”魏泓对未来充满信心。
“下一步我们还将就收费模式、数据整合等方面问题作进一步探索。”王新康说,相信“无创心电”的经营也将给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带来可借鉴的经验。
王新康称,还将着手设立院士工作站,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更权威的专家团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