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福建省恒心同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暖意融融。为响应福州市“从春天走向美好明天”助残月活动号召,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仓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仓山区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特需青年技能成果展示活动,通过AI手语翻译、艺术疗愈、职业技能展演等创新形式,15个技能互动展区生动诠释“一项技能、一份工作、一个更包容的世界”的核心理念。
市民观看特需青年制作手工艺品。记者 原浩 摄
活动现场重点打造的15个技能互动展区,集中呈现特需青年通过“恒心同爱平台”系统化培训的成果。草本茶饮与烤奶制作展区,特需青年娴熟的手艺吸引众多市民;蛋雕展位上,一个个蛋壳被雕出茉莉花纹,其细腻工艺令人惊叹;制香与精油皂制作区则弥漫着天然香气,吸引众多市民体验。
在芝点甜·小狗咖啡展位上,听障女孩林静正熟练地操作咖啡机,3D打印的拉花图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芝点甜的姐姐们对我们很好,工作三个月来,我们学到很多。”林静眉飞色舞地打着手语。
除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和精致的手工艺品外,记者还在现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中启手语通。它静静地“站”在舞台一侧,屏幕上的AI手语同步翻译技术实时将音乐与旁白转化为手语动画,让听障观众无障碍感受表演魅力。
“这是一款融合AI技术、基于海量手语数据集训练构建的智能无障碍沟通平台。”中启联信科技集团销售经理林子博介绍,它可以实现复杂场景下仍保持90%以上的翻译准确率,让每一位听障人士都能在智能时代拥有平等对话的机会。
艺术与公益的跨界融合成为活动亮点。福建艺学堂文化传媒公司的器乐演奏与手语舞蹈《最好的未来》交织,叠杯表演则以节奏疗愈展现特需青年的专注力。社会各界代表共同书写祝福彩带,悬挂于“心愿树”上,托举起全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爱和美好祝愿。
“这些技能培训紧扣市场需求,例如3D咖啡拉花、手工文创等,既保留传统技艺,又融入现代元素。”福建省恒心同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负责人詹丽荣介绍,希望能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多方协作,为特需青年搭建起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的桥梁。(记者 陈君沂)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