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 正文
让红旗永飘心头

http://news.fznews.com.cn   2006-11-3 16:34:53   来源:福州新闻网
 

  30多年前,当我意气风发地跨入军营时,一位即将退伍的老兵送给我一套《红旗飘飘》丛书。这些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带着它,从中寻觅先烈的足迹,吸取进取的动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打开这套微微发黄的丛书,透过字里行间,陷入了沉思……

  1.一位16岁的放牛娃在参加红军不久,就踏上了长征的征途。一路上,他与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一样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一天,饥饿和病痛终于把他击倒了。正当他梦幻已去的母亲向他招手的时候,指导员来到他的身边,把他揽在自己怀中,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这位红军小战士微微睁开双眼,看见指导员帽子上的红五星,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指导员告诉他:“前面的路不远了,只要坚持住,就一定能走出草地,到达陕北。”指导员还把自己书写在草纸上的“奋斗”两个字,塞到红军小战士手里,搀扶着他一起走。就这样,走啊,走啊,一直坚持走出草地。到达陕北后,有人问这位红军小战士:在最艰苦的岁月里,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他默默无语地从怀中掏出指导员送给他的“奋斗”两字,在场的人眼睛都湿润了……

  奋斗,多么昂扬的精神!看到这个词,我们就会想到女娲补天的执著,夸父追日的顽强,精卫填海的坚韧,愚公移山的胆识。没有奋斗,就没有江山如画,万紫千红,就没有文明世界,人杰地灵。然而,人世间的最伟大的奋斗,还要数共产党人的奋斗。井冈山的红旗为什么红?长征路上的号角为什么响?延安窑洞的灯光为什么亮?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热血为什么流?皆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奋斗就是战胜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奋斗就是忧先乐后,无私奉献。“奋斗”二字,永远是召唤我们前进的旗帜!

  2.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走着某连的九个炊事员,他们是最辛苦的。行军时,他们每个人都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路途休息时,他们要烧开水给大家喝;宿营时,他们又要垒锅灶、劈柴火、煮饭,每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当部队缺粮时,他们四处寻觅,饭菜做熟后,却没有一人先吃一口,相反都借故走开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炊事班的战士都一个个倒在他们的岗位上———锅灶前。这九名炊事员没能看到革命的胜利,他们都饿死在长征路上,而连队的其他同志,除了战斗减员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是什么动机使九位炊事员作出这样使人难以置信的选择?战友们没有记住他们当时都说了什么,但他们的行动却明白无误地告诉后人,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选择了忠诚。他们对革命事业一腔忠诚。把自己的命运,与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不遗余力地去拼搏,去奋斗。他们对战友一腔忠诚。他们深深懂得,多保留住一个战士,就是为革命多保留一粒火种,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战友们少挨饿。这是多么无私的情怀,这是多么伟大的品格。忠诚,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忠诚,能使一个人对自己选择的事业义无反顾,倾注全部心血直至生命。过去,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忘我奋斗,无私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忠诚的战歌;今天,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不应该加倍奉献自己的忠诚吗?

  3.“爱民如身”是一句古训,但真正实践它的是我们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子弟兵。

  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每天面临死亡威胁的不只是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围追堵截,也不只是自然条件的极度恶劣,还有缺衣少食的重重困难。如今在人们看来,三四斤干粮实在是不足挂齿的事,而在无边无际的草地上,在饥饿的威胁面前,这三四斤干粮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生与死的抉择。而红军战士谢益先却瞒着领导和战友,把分给自己的一袋干粮,送给了被饥饿折磨的群众——母子三人,自己以野菜和凉水充饥。极度的饥饿使谢益先最终未能走出草地,而他以生命相救的母子却活了下来,母亲含泪告诉孩子:“可要记住啊,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惟一宗旨的,“爱民如身”是我们的品格和优势。毛泽东同志在陕北13年,和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日夜操劳,补丁衣服御风寒,粗菜淡饭度时光;周恩来“盘腿坐在纺车前,和百姓一起纺线”,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朱德身体力行,行军中帮战士扛枪,挑粮时与战士同行,被群众赞誉为“只见公仆不见官”。从我们党的领袖、军队的统帅到他的每一个成员,无不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光大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精神。今天,想一想长征路上牺牲的烈士,想一想谢益先的那袋干粮,那些忘掉我党我军宗旨的“公仆”,不知该作何感想?

  4.《红旗飘飘》这套丛书,都是那些经历过艰难岁月的老红军战士写的,故事无任何人为雕琢痕迹却令人荡气回肠,语言无任何华丽之处却叫人刻骨铭心。一位老红军战士在文章中说:“但愿人们都能记住这段史诗,愿红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这位老红军战士已经作古了,但他的期待仍在我的耳边响起。我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愿望,而是代表了整整一代人对后人的期待。扪心自问,作为红军的后代,我们都记住了昨天的故事吗?长征精神在我们身上延伸了吗?每当面对天真幼稚的孩子们发问:“红军爷爷为什么要吃树皮、草根,他们为什么不吃牛奶蛋糕啊?”每当看到一些年轻人对吃喝玩乐津津乐道,而对过去的一切不屑一顾的时候,我的心都被深深刺痛了!难道那条鲜艳夺目的“地球的红飘带”在青少年脑海中失落了吗?记得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军长征,作为上个世纪30年代最伟大的事件,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史诗,她是永远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作为伟大的长征精神,70年来,她一直闪烁着当今世界人类的最先进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光辉,是我们的传世之宝。有人说:“没有昔日的长征精神,就没有今日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言,是颇有见地的。面对“长征精神”的某些失落现象,仅有叹息和呼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行动——老一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新一辈虚心好学,孜孜以求,把长征的故事永远讲下去,把长征的精神世代传下去。那么,在中国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就会永远艳阳高照,红旗飘飘。

  作者:向贤彪

【字体: 】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