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三会专题报道 > 正文
福州概况

http://news.fznews.com.cn   2007-4-6 11:40:07   来源:福州新闻网
 

  地理环境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部的闽江口,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台湾省隔海相望。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冀,倚山面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区位于盆区中央。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326天,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雨量充沛,平均湿度77%,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雨日130—170日,风向受地貌影响很大,风速由沿海到山区递减显著,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

  人口区划

     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60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200多万。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和琅岐经济区等六个区,福清、长乐二个市,闽侯、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县。全市共设33个街道、106个镇、50个乡、2个民族乡。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福州市土地面积1196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2万亩。福州山地多呈北东和北西延伸,是阻挡冷空气南下的天然屏障,气候湿润,土层深厚,植被茂密,适宜林木生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闽侯、罗源、永泰、闽清山区。福州的平原面积2408.1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闽江、鳌江、龙江下游和滨海地区,在山区的山间盆地发育为河谷平原,平原土壤肥沃,适宜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2、海域资源。福州地处东南沿海,跨江傍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可供开发的海港资源主要有20多处,其中,可建万吨泊位的有10多处。主要港口有罗源湾、黄岐港、定海港、王官头港、马尾港、筹东港、梅花港、松下港、海口港、下龚港、娘宫港、苏澳港、竹屿港、澳前港等,其中罗源湾是福建六大深水港湾之一,可建多个5—10万吨级泊位。福州沿海大小岛屿有415个,面积435.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583公里,岛屿排列同海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海岛面积57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46.7%,海坛岛为最大岛屿。有潮间带滩涂641.96平方公里,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31%,可供养殖、置垦、晒盐和建港等。浅海面积1116.07平方公里,可利用水产养殖。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大黄鱼、带鱼、鲳鱼、海鳗、真鲷、石斑鱼、马鲛、鲨、方斑东风螺、牡蛎、蛏、文蛤、对虾、乌贼、海带、紫菜、梭子蟹等。福州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大。可利用能源主要有风源和潮汐能,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256万千瓦。平潭县是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用试验基地,风能和潮汐能开发利用前景很大,目前已建成4台200千瓦风力发电设备和幸福洋潮汐电站(1280千瓦)以及仙人桥波流试验电站等。

      3、矿产资源。福州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52种,444处,探明储量21种产种129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08处。主要有叶腊石、石英砂、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金、银、铁、硫磺、钨、钼、铜等矿产。石泉水资源丰富,已发现并经地质勘查的泉点36处,分饮用和医疗二大类型。地热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已发现地热点34处,以福州市区的地热经济价值最大,水温40—60℃的有18处,井口水温最高97℃,可供沐浴、医疗以及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等使用。

      4、水资源。福州水资源总量635.2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闽江、鳌江、乌龙江、三溪、起步溪、大樟溪、梅溪。闽江为全省第一大河,居全国各大江河第七位,全长530公里,福州市境内150公里,乌龙江全长62公里,鳌江全长137公里,三溪全长12.4公里,起步溪全长28.6公里,大樟溪全长234公里,梅溪全长78.6公里。可供发展内河航运、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人畜饮水、淡水养殖、水力发电。福州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具有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分布面广且处在市中心的特点。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它不仅以温泉集中市区中心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见,且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而驰名遐迩。

      5、森林资源。福州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种植被地带。受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植被类型复杂,植物种锣繁多。主要植被以次生植物为主,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竹林、柳林、榕树、相思树-、樟木、木麻黄、灌木丛等,沿海地区有红树林、沙生草木等。人工植被以各种农作物为主。闽清雄江乡黄褚林是现今唯一保存良好的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已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是中国三大林业基地之一,是发展林、牧、副业理想的地方,同时也为发展林产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旅游资源

  福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区和人文景观众多。全市著名的历史古迹有1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4处、市县级人物保护单位近百处。有岩洞幽奇、题刻如林、古刹生辉的"石鼓"名山;有被中外游人称为"海上仙境"的平潭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被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为"未嫁西施"的西湖公园;有岩洞湖泉兼备,以盛产灵芝而得名的青芝山;有"雅胜鼓山"的石竹山以及方广岩、白岩、碧岩、姬岩、三十六脚湖、十八重溪等30多处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的一批文物古迹,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祠堂,李纲墓,有举世罕见的开元寺大铁佛,有誉为"天下四绝"之一的乌山般若台记,有为纪念百年前中法海战牺牲的中华烈士而修建的昭忠祠,有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枯木庵树腹碑以及闽中名刹涌泉寺、西禅寺等。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石竹山、白岩山、方广岩、雪峰山、瑞岩山、五虎山、碧岩、姬岩、莲花山等。名寺有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法海寺、万福寺、云居寺等。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严复墓、陈宝琛墓等。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桥有万寿桥、迥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等。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鼓山摩崖石刻、瑞岩弥勒造像、林则徐祠堂、枯木庵树腹碑、三峰寺塔、龙江桥等45处。

  人文历史

      福州人杰地灵,贤才辈出。早在唐开元间就设置了丽正书院,在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宋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巢经楼。据志书记载,仅宋朝福州府中进士者高达2247人,其中中状元者9人,出现了音乐理论家陈日易、词人张元干等。明清之后福州更是人才辈出,如明代礼部尚书曹学全、经史文学家林瀚、福清人叶向高在朝独相十三载、清代编辑《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编辑《古文析义》的作家林西仲、民族英雄林则徐、马尾船政的兴办者沈葆祯、海军老宿萨镇冰等。福州近现代还出现了一大批著名人物,如严复、黄乃裳、林森、陈宝森、方声洞、林觉民、林祥谦、侯德榜、张钰哲、高士其、陈景润、郑振铎、谢冰心、胡也频、邓拓以及旅外科学家林同炎、邓昌黎、林家翘等,近年又涌现出陈章良等青年科学家。据统计,目前福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原学部委员)、工程院院士共54人,居全国各城市前列。福州是中国著名侨乡和台湾祖籍地,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达300万,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福州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近30年以来,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从1978年至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4%。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74亿美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第7个省会城市;进出口总值72亿美元,其中出口44亿美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2002年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117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10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出口总值33亿美元。到2002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000多家,合同外资191.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42亿美元。

  基础设施

     福州港航线直达欧美和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中国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国家把这里确定为海峡两岸船舶直航试点口岸。全新的江阴港已建成5万吨码头1个,规划建设5万吨以上码头20个,其中最大的码头泊位达20万吨,将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枢纽港。中国十大空港之一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中国净空条件最好的大型国际机场。铁路大动脉、高速公路以及城镇之间的现代化陆路交通网络已具规模。通往厦门、深圳、广州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直达北京的就福高速公路也将于2005年全线贯通。在现有两条出省铁路的基础上,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年内动工建设。大交通运输网络使福州的物流更加通畅,与海港、空港大型仓储中心共同构建海、陡、陆、空三栖物流平台。

  福州通讯与信息产业全国领先。移动电话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宽带网深入社区,“数字福州”工程的启动为信息时代的城市建设加速。2001年新增程控交换机38万门,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06万门。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年末城乡电话153.6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6%;无线寻呼用户63.32万户,下降40.7%;移动电话用户151.11万户,增长38.2%;全市共有IC卡电话15351部,其中市区9963部。开始建设IP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2001年末,全市因特网用户达43.67万户,比上年增长1.18倍。

  科教文卫

  2001年共实施星火计划116项,火炬计划28项,其中STAR3600自助缴费终端等15项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拥有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其中13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闽东南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福州软件园入园企业达150家。2001年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7.32亿元,实现利税10.39亿元,出口创汇2.33亿美元。全市共有32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2001年,新办民营科技企业138家,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740家,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及专利项目160项。

  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全市拥有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9.15万人,专任教师5267人;普通中学374所,在校学生38.01万人,专任教师2.12万人;小学2272所,在校学生58.74万人,专任教师2.85万人,现有各种科研机构100多个,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十多万人。全市每年大专以上毕业生1万余人。

  全市拥有文化馆14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79个;艺术表演团体19个,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1859场。全市158个乡镇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完成36个老区基点自然村和少数民族自然村盲点覆盖任务。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83.34万户,比上年增长22.3%;全市出版图书1708种,15015万册;所纸32种,38391万份;各类杂志141种,4386万册;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公共图书馆14个,总藏书354.8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卫生机构达1607个,其中医院73个;卫生机构床位19079张,其中医院床位1339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4万人,其中医生1.1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3.2%。2001年末,全市拥有个体诊所、卫生保健所1243个;民营医院8个。

  产业结构

      福州享有国家赋予的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优势。现已建成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软件园等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12个以及市级工业区10多个。各类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

  外资的引入使轻工、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获益非浅,产品结构向精加工转变,产业结构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电子信息、汽车、环保、光纤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农业形成以水产为支柱,蔬菜、畜禽、瓜果、花卉和食用菌为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格局。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和优化,支柱产业兴起,为投资者投资了良好的生产配套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加入WTO后,福州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以第二产业为先导,带动第一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外商参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全面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商贸、旅游、医疗、教育等各类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畅通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重点推进金山、江阴、元洪、青口、滨海等工业区载体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法治、效率和服务成为福州市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主题,与国际接轨,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投资兴业环境。

【字体: 】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