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联话福州
联话董奉
2007-09-28 18:45:49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药按韩康无二价

  杏栽董奉有千株

  这是小说《醒世恒言》中神医李八百的一副楹联。韩康是东汉长安药商,卖药从不二价。董奉是三国吴国名医,治病不收钱,只要愈后栽杏一棵。

  董奉是福州长乐人,220年出生于古槐镇董厝村,280年去世。现在古槐镇龙田村境内有董奉山,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改名的。董奉山原名福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说:“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董峰可能是董奉的谐音。有的说,福州得名的福山,就是这座董奉山。

  董奉年轻时就钻研医学,到处行医施赈。他刻苦学习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采集各种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实验,根据药物的颜色、气味和产生的季节、地方等,分种类、性质,再参考古书记载和经验,通过对家禽、牲畜的试验获得丰富的医药知识,也发现了很多病源、医理。

  据说当时江西江河溪涧里有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想办法杀了巨蟒。《庐山志》卷七这么记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还说,一县官女儿得了怪病,延医求药都无效,最后,还是被董奉医治好了,于是县官就把女儿嫁给他。

  董奉医术非常高明,与南阳的张机、谯郡的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
相传,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得不行了,昏死三日不醒,急忙请董奉来看。董奉拿了三颗药丸,放到吴的嘴里,用开水灌下去,并抱着吴的头,摇来晃去。谁知就这么一番折腾,吴士燮的眼睛慢慢就睁开了,手也可以动了,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半天后,吴士燮就能坐起来,四天后能说话了,吴士燮的病就这样被董奉治好了。

  董奉医德高尚,他所治愈的病人,自然都要感恩答谢他。但他从不收财物,只要求在他住宅周围种植杏树,表达心意。视病情轻重,种杏一株或者数株。就这么日积月累,成就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杏林。

  杏子成熟时,董奉就在杏林里搭了个草蓬,人们要想吃杏,可用谷子来换。换来的谷子,拿来赈济贫穷。杏仁多了,董奉自己就去跟别人换稻谷,接济穷困百姓。据说这些杏林至今还有。而“杏林”作为中医的代称,称誉医术高尚的“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典故就来自董奉和他的杏林。

  董奉的医术医德深得群众的敬重,身后建庙祭祀,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原来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还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纪念董奉。

  现在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四周遍植杏树,使我们能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话的意韵。
 
  董奉草堂中的景观有中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大屏风、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正厅内立董奉“悬壶济世”半身塑像。

【责任编辑:檀玲】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