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成就,折射的是精神;英杰的作为,展现的是精神。80年来,人民军队在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中,矗立起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精神丰碑。它们使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不断富足,使社会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些精神的滋养与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奋发有为、励志图强,推动着中华民族以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姿态走向伟大复兴。
面对强敌敢“亮剑”
我军大刚大勇的战斗精神,是振奋民族士气的冲天号角,是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品质的集中体现与升华
2005年,一部展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的电视连续剧《亮剑》,看得多少人热血沸腾、激情飞扬。一时间,一个叫“李云龙”的中国军人,成为人们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此前后,《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等军事题材剧也是火爆荧屏。剧中主人公“石光荣”、“姜大牙”的故事,同样引发热议。
“李云龙”们靠什么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揪住了大家的心?靠的就是一股子为国家为人民敢打敢拼的血气。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他们不信邪、不服软,充满了一腔与敌血战到底的豪情与勇气。即便血溅七尺也要拔剑而出、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我军的“亮剑”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向来有着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近代以来却因内忧外患而屡屡受辱。可以想见,在经历了长时期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所带来的苦难之后,人民军队表现出的大智大勇的“亮剑”精神,对振奋民族士气是何其珍贵。
诞生于血雨腥风中的人民军队,为实现工农大众的利益,注定要经历一场场大战、恶战的考验。从苏区反“围剿”到被迫踏上万里长征,从三军会师西北到开赴抗战前线,从保卫延安到三大战役,我军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一路走来,多少勇士在冲锋陷阵中流血牺牲?多少身躯在悲壮倒下的那一刻化为了不朽的雕塑?
这是抗战期间人民军队一次震撼人心的“亮剑”行动:1943年3月18日,日军3000多人在淮海沿岸进行“大扫荡”。我新四军3师19团四连的82名官兵,在淮阴东北40公里的刘老庄与敌展开激战。从拂晓到黄昏,日军发动了5次冲锋,除留下200多具尸体,带走300多名伤兵外,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炮火,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官兵们弹尽粮绝后,与敌拼起刺刀,终因力量悬殊而全部殉国。82勇士气吞山河的壮举,激发了刘老庄人民的抗战热情,母送子、妻送郎,上级很快挑选出82名优秀青年重组四连。
一支浴火重生、铁骨铮铮的队伍,随即又走向了抗日前线!
在人民军队80年漫漫征程中,多少人多少事、多少豪情多少壮举,就这样一次次成为了振奋人心的冲锋号角!
使命引领前进路
我军官兵对所担负的神圣使命,从来都是“忠心”加“尽心”,在履职尽责中一次次写就辉煌篇章,不断为军旗增添新的风采
使命高于天,责任重如山。回望我军80年的历史,强烈的使命意识,始终是牵引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根红线。
巍巍井冈,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何以能燃起燎原之势?就是因为工农武装对革命前途充满坚定信念,勇于承担起推翻反动政权的重任。长征路上,红军历经千难万险,何以能胜利到达陕北?就是因为官兵们心怀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崇高理想。抗战前沿,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实力弱小的人民武装,何以敢与凶猛残暴的日寇血战?就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独立的使命。朝鲜战场,装备落后的志愿军官兵,何以敢同气焰嚣张的美军较量?就是因为他们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托……
崇尚使命,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不甘沉沦的民族所固有的精神禀性。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使命”二字自古就蕴涵着神圣而厚重的意味。“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使命在肩,万死不辞。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历尽磨难,清末林则徐虎门禁烟忍辱负重,他们无不因殚精竭虑完成使命而名垂青史。
人民军队在履行自己所担负的使命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把使命高高举过头顶的英雄模范。长征途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为确保部队顺利前进,在攻打遵义的战斗中匍匐到城下观察地形,不幸中弹牺牲。抗战时期,为给前方将士生产弹药武器,我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坚守充满风险的岗位,为此而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腿致残,做了20余次手术后体内还留有几十块弹片。朝鲜391高地,志愿军战士邱少云执行潜伏任务时,宁肯被烈火烧死也一动不动,被称作“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伟大实践中,我军官兵牢记使命、尽职尽责,为军旗不断增添新的风采。“导弹司令”杨业功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生前为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的杨业功,毕生奋斗铸“神剑”,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看得重于一切。为不负使命,他疾病缠身却不顾个人安危,带头钻密林、闯戈壁、查阵地、攻难关,即便生命走到了尽头,仍念念不忘部队建设。“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杨业功鞠躬尽瘁谋打赢的精神,令人闻之无不动容。他当选“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既让人们看到人民军队忠于使命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不断光大,也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崇尚使命的精神在代代相传。
劲旅一路多磨难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我军培养出了吃大苦、耐大劳的过硬作风,把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到了极致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有人说这是诗句,有人说这是箴言,有人说这是口号,还有人干脆说这是一句“老话”。
不管是什么说法,在红军长征尘埃落定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时常会听到这句话。各行各业的人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总会想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总会情不自禁地用红军在长征中吃过的“大苦”来鞭策和激励自己。
始于1934年10月、持续了整整两年的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场悲壮而辉煌的战略行动,而且是世界军事史中无与伦比的壮举。红军官兵与天斗、与山水斗、与前堵后追之敌斗、与生理极限斗,在漫漫征途中遭遇千难万险,遍尝世间困苦。爬雪山、过草地、越天堑、吃草根、啃树皮、住草窝……凡此种种苦难,没有非凡的吃苦精神,是断然走不到尽头的。一名老红军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这样说:“红军长征,就是一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进行曲。”
作为红军传人,我军官兵在长征结束后的岁月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敢吃苦、能吃苦的革命传统。恶劣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从来都动摇不了我军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念,从来都阻挡不住我军官兵铿锵有力的步伐。
1958年8月,随着党中央一声令下,我军一支队伍西出阳关,一直开到“死亡之海”罗布泊,参与铸造民族“核盾牌”的神圣任务。望着身边盛开的蓝莹莹的马兰花,官兵们对其顽强的生命力感慨万分,遂把这儿称作马兰基地。而他们自己,很快就像马兰花一样,顽强地在荒漠上扎下根来。罗布泊环境本来就很苦,当时又赶上了我国连续几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物资极为匮乏,官兵们住地窝子,抽榆叶烟,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但是,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两弹一星”相继从沙漠深处升起,共和国的钢铁大厦因此而变得更为坚固。
我军官兵特别能吃苦的作风,从根本上讲,是对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民族的历史写满了辉煌,但也历尽沧桑、频遭劫难。大灾大难,既给我们的民族发展造成了沉重伤害,同时也铸就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磨砺民族意志、锤炼民族毅力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正是在饱尝磨难中一次次由衰而兴、转危为安,历万古而薪火未绝。人民军队正是在历经困苦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一支享誉世界的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