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体育竞技水平使中国多年来一直称雄亚洲体坛,也注定会让多哈亚运会成为中国运动员大展拳脚的舞台。但这并不影响亚运会的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参与到这一亚洲体坛盛事当中。甚至,亚运会的影响还逐渐超出了亚洲大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数以千计的其他大洲专业人士正在为亚运会的举办而努力工作。
办亚运为经济转型助力
本届亚运会的志愿者徐英是卡塔尔籍中国人,5年前她从上海远嫁到这个阿拉伯国家,她的丈夫是卡塔尔籍英国人。
5年来,徐英目睹了卡塔尔的巨大变化。她向记者介绍多哈时说,沿着本届亚运会主新闻中心到媒体村、运动员村一线,都是为了亚运会新开发建设的城区。而5年前的多哈市中心只局限在老城一带,无论是城市的规模,还是繁华程度,均远不及今天。
据本届亚组委新闻官穆罕默德介绍,卡塔尔作为一个以开采石油、天然气致富的国家,正在谋求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其中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将旅游、文化资讯、服务业作为未来的经济支柱。举办亚运会对卡塔尔来说,有助于扩大国家影响,在全亚洲打造卡塔尔的知名度,同时卡塔尔通过举办亚运会也为多哈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创造了契机。
作为一名卡塔尔公民,徐英享受到这个富裕国家为国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全面保障。然而,和每一个卡塔尔人一样,徐英也担心,一旦石油、天然气这些有限的资源开采完毕,卡塔尔这个沙漠国家是否又将回到以骆驼养殖和沿海捕鱼为经济命脉的时代。
徐英表示,大多数卡塔尔人支持举办亚运会。虽然政府为举办亚运会耗资巨大,但卡塔尔人相信,举办大型运动会是打造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力的捷径。
今天的多哈,随着2005年西亚运动会和2006年亚运会的举办,已初显现代化大都市的框架,城市中央商务区即将在亚运会之后全面投入使用。在中东极有影响的卡塔尔《半岛日报》分析说,多哈正在成为第二个迪拜。而阿联酋首都迪拜正是现在中东地区的商业、旅游和经济中心。
各专业体育公司多哈淘金
记者是在多哈阿拉比体育俱乐部见到李晴的。一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记者与李晴结识,没想到能在亚运会赛场上与她重逢。
李晴先是在澳大利亚留学,后进入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赛事管理公司工作,该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之一。本届亚运会的赛事管理,就是由这家公司全面负责。
据亚运会组委会新闻官穆罕默德介绍:“卡塔尔本身尚不具备组织像亚运会这样大型赛事的能力,但世界上具有大赛组织经验的专业公司并不少,卡塔尔可以通过聘请他们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
除了赛事运营之外,卡塔尔还将票务经营、志愿者组织与服务、火炬传递与点火方式、媒体服务、形象宣传、物流、开闭幕式导演等多项工作,分包给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的公司,据组委会统计,除去志愿者以外,目前在卡塔尔境内为亚运会各项工作提供服务的外籍专业人士有数千人。卡塔尔《半岛日报》评论说:“亚运会就像是一座金矿,不仅各国运动员在这里争夺金牌,世界各地的公司也在这里谋求自己的价值。”
李晴就是这样跟随公司来到多哈:“我们提供服务,他们(多哈亚组委)支付报酬,就这么简单。”
在请专业公司打造赛事的同时,多哈亚运会同时也成为其他一些赛事组织者的学习对象。即将在2010年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广州市,就派出了24人的学习小组在多哈亚组委的各个部门工作。媒体部的左丽就是其中一员,她已经在多哈工作了两个多月,并一直将工作到本届亚运会结束。左丽说:“不到这里亲身感受和体验,我将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收获。”
本报多哈12月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