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溪前村数百亩油菜花迎风怒放,金黄色的花海绵延至天际。24日,记者走进这片被春风唤醒的田野,看游客穿梭于花田间拍照打卡、农人弯腰在田垄间管护作物。一幅“农旅融合”的春日盛景跃然眼前。
车辆驶入村口,映入眼帘的是翻涌的金色浪潮。成畦连片的油菜花随风起伏,蜜蜂在花蕊间穿梭采蜜,慕名而来的游客或支起画架写生,或举着自拍杆与花海合影。“前几天朋友路过这里拍了视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特别壮观。”来自福州市区的李女士说,“乡间藏着这样的宝藏花田,真是不虚此行。”
花海深处,飞竹镇叶玉冰农场负责人叶玉冰正带着工人查看油菜花的长势。她俯身拨开花茎,指尖轻触湿润的土壤:“这片500亩的基地去年收割完晚稻就抢种了油菜,现在既能观赏又能产油。”据测算,盛开的油菜花每亩可产菜籽约150公斤,浓香的菜籽油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
“我们抓住霍口两大优势——连片的耕地和温润的气候。”叶玉冰直起身指向远方,层层梯田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通过“水稻+油菜”的轮作模式,这片土地告别了冬闲期的荒芜:每年3月油菜进入盛花期吸引游客,4月收割菜籽后立即整地插秧,实现“春看花、夏收油、秋打谷”的循环。
随着“轰隆隆”的农机作业声响起,几台旋耕机正在花田边缘翻整土地。叶玉冰透露,今年计划试种再生稻,“头季8月收割后,稻桩重新发苗还能再收一季。”说话间,几名头戴斗笠的村民扛着锄头走过田埂,他们的身影与远处的青山、近处的花海,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李嫣)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