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喜!永泰现“神秘鸟”海南鳽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要求高
“当时正在做中华秋沙鸭栖息情况调查,就见百米开外有一只鸟飞过,眼疾手快拍下了照片,之后一查原来是海南鳽,这真是一份惊喜!”24日,福州生态摄影师陈林在永泰嵩口大樟溪开展野外观鸟活动时,记录下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jiān)的踪迹。
永泰大樟溪发现“神秘鸟”海南鳽。陈林 摄
在陈林拍下的照片中,记者看到,一只海南鳽正在水面振翅飞翔,体态舒展。“当时这只海南鳽飞翔时发出‘哇、哇’的鸣叫声,在视线里大约出现了5秒钟,就迅速飞入丛林中。”陈林介绍,海南鳽一般在夜间活动,此次能在白天发现其踪迹,很难得。
据了解,海南鳽身形高挑修长,是一种通常在夜间活动的夜行性中型涉禽,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它外观形似鹭鸟,平均体长54厘米到56厘米,有着一双大眼睛,耳后有白色条纹延伸至耳羽上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对白色的耳朵,羽毛整体呈现暗褐色。根据多年的观鸟记录,陈林表示,这应该是福州第一次记录到海南鳽的活动轨迹。
据介绍,海南鳽不喜群居,对栖息环境要求高,喜欢河流、森林等环境。目前海南鳽在全球的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因其昼伏夜出、踪迹难觅,且分布零散,人们对它知之甚少,因而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据了解,海南鳽的最早模式标本,由英国博物学家约翰·怀特黑德于100多年前在海南五指山地区采集。根据该模式标本,苏格兰鸟类学家奥格里威夫·格兰特于1899年首次发表描述,将其命名为“海南鳽”。(记者 李锦清)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