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社区医生刘志英 老人们都称赞
2013-02-27 21:36:49  作者:刘栋宾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刘志英给陈依伯测血压

  福州新闻网讯 边走边脱白大卦,赶公交车,下车后步行300多米直奔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待已经预约好的社区老人。

  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仍不亦乐乎。她就是社区医生刘志英。40岁的刘志英来自闽清县,现在福州鼓楼区五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做一名社区医生,主管社区精神病患者,以及老人的体检和健康状况。

  27日上午,记者前往采访刘志英时,她正赶往兰庭社区卫生服务站。她约了75岁的陈依伯在这看病。“刘医生很好,她经常上门来问候我们的身体状况,约好检查还提前电话通知,除了看病还嘘寒问暖。”陈依伯说,“她就像我们的亲生女儿,有问题找她都能解决。”

  为等一个患者

  从早上等到中午

  刘志英来福州已经一年多了,之前她是闽清精神病防治院的一名医生。来到五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主管13个社区80多名在册的精神病患者,以及两个社区1万多名老人的身体健康。

  按规定,每90天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要巡查一次,掌握他们最近的精神和生活状况、治疗情况等。然而当精神病患者的社区保健医生却没那么容易。刘志英说,凤仪社区有一个家庭父亲和子女都是遗传性精神病患者,只有母亲是正常人,有时电话约好早上7点上门看望,6点多出门前往,到了患者家里患者却外出了,家人说再等一会就回来了,1小时、2小时过去了还没回来,等到中午还是没回来。“专门上门找一个患者有时3天都难碰到一个。”刘志英说,她熟悉患者的特点,只好尽量调整自己的时间。“上门一定要脱掉白大卦,不然要被打,这与医院恰恰相反。”她说自己曾有这样的经历。

  上门看望老人

  有时会有上百人围着她

  凤仪社区和兰庭社区足有1万名老人,都是刘志英对口负责的。每个老人都要建档,定时预约体检,有时还要抽时间陪他们聊天,拉家常。正在采访时,住在兰庭社区的退休老人林存贵来了,“上个月我约了体检,结果头一天因为写材料写到深夜把体检的事给忘记了,她还打来电话提醒我。”林存贵激动地说,第一次遇到这么负责的医生。

  有一次,刘志英用家乡的一个偏方帮社区老人黄依伯治好了在大医院都没有治好的胃病。黄依伯每次买菜路过卫生服务中心都会进去看看她,拉拉家常。就这样,刘志英与社区的老人们打成了一片。她说:“我现在随时下社区上门看望某个老人,大家知道我去了,一个传一个,一会儿就会有几十个有时甚至上百个老人前来围着问这问那。我学过心理学,除了看病也能帮老人们丰富下精神生活。”为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还专门给刘志英配了一部业务电话。

  刘志英虽然来五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才1年多,但已成了这里的骨干社区医生,同时也是这里的“门面”。一有时间她就要到一楼大厅导诊台当导诊员,因为前来就诊的社区老人要求都较高,问的医学问题也都较深奥,没有一定的经验,或知识不丰富都干不了。因此,除了五凤街道以外的鼓楼左海、白龙社区的老人都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做好事已成习惯

  在闽清就是有名的好人

  刘志英说着一口流利的福州话,与老人们像亲人一样。记者采访得知,她是闽清人,现租住在杨桥路。是什么让她为福州的社区卫生如此尽心尽力?刘志英说:“这是我的工作,习惯成自然。”

  林存贵老人提起了一件刘志英见义勇为的事。今年1月27日,刘志英和丈夫送刚做完手术的女儿回闽清,在闽侯竹岐碰到迎面驶来的一辆小车撞到路边的护坡翻进水沟,刮掉一根电线压在车下,车上4人均不同程度受伤。刘志英和丈夫跑上去拖出一人,这时一辆货车又开了过来,电线被拉扯断了,他们夫妇连同小车又往下滑了一截。线头掉在空中乱摆,发出“吱吱”的响声,车头开始冒烟,已经有明火蹿出来,他们赶忙救出另外3人,然后帮忙灭火。救护车来时,她扶伤者上车后没留名悄悄地走了。林存贵说,当时我是从新闻报道的一张照片上认出她来的。

  记者查询发现,原来刘志英早在10多年前就在闽清成了做好事的名人。1998年她结对子帮扶闽清后佳乡一名贫困农家的8岁男孩,孩子连鞋都没得穿。再后来她又与朋友一起帮过一名连电灯开关都没有见过的女孩。如今两人都成年了,女孩还嫁了人。

  (福州晚报记者 刘栋宾 文/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