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林哲龙:永不止步的水产大业开拓者
2012-04-05 21:41:03  作者:温海龙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候选人16:林哲龙

  核心提示:如果要问中国哪里的海带生产规模最大,许多人可能会回答“大连”。其实,这个“全国最大”的称号如今已悄然落在连江官坞村头上了。造就这个传奇的,就是退伍军人、现任官坞村党委书记林哲龙。最近,这位水产大业的开拓者又开始了崭新的创业征程,他要让“海带、鲍鱼和海参”三大水产业齐头并进,力争“十二五”期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5亿元。

  立志带领村民致富

  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是个沿海小渔村,20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旮旯”,“有脚不踏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男”说的就是这儿。

  如今的官坞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带育苗基地。村里的海产加工厂一派繁忙,一辆辆货车进进出出。村民们穿着工作服在厂里“上班”。海边,一望无际的海带养殖基地波光粼粼。村道整洁漂亮,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评选活动中,官坞村总评分位列参选乡村的第一名。

  官坞村的变化,离不开一个人——林哲龙。1978年,林哲龙光荣退伍回到官坞。“解甲归田”的小伙子立志要用在部队里学到本领,带领村民走出贫困、走上富裕之路。1984年,林哲龙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随后成为官坞村党委书记。看着村民们划着破旧的小舢板下海捕捞、养殖,收获却少得可怜,林哲龙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那种小打小闹的生产方式已经落伍了。

  海边“画龙”与“点睛”

  “不能守着大海这个‘聚宝盆’喊穷,要向大海要财富。”林哲龙提出两点思路:第一要改变生产方式,依靠制度致富;第二,要找准门路,依靠科学致富。

  “小组核算,联合体承包”是林哲龙第一次“画龙”。他把原来600多户独家生产的农户组合为53个联合体,实行“分工作业,统一管理”模式。“小舢板”捆绑成“大航母”,官坞村水产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由原来的单一养殖海带,增加到养殖紫菜、龙须菜、牡蛎、鲍鱼、多宝鱼等20多种,养殖面积由1984年的446亩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亩。

  “科企联姻、科学发展”是林哲龙“画龙”之后的“点睛”之笔。为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养殖,他成立了海水养殖研究会,并先后与中科院黄海研究所、上海水产学院等1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部门“攀亲”,致力发展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