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郑宝东:做科学家,就要做最好的
2008-01-11 22:31:59  作者:许含宇 叶义斌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两年一度的中国青年科技奖日前在京颁奖,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宝东教授获此殊荣。
   
  “一个优秀教师,留给学生的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郑宝东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老师教会学生善于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思考、不断创新的品质。
   
  他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对特色果汁饮料的需求量大增,与此相矛盾的是,不少果农面临“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如青梅,很多果农都是采用传统的盐腌方法,经粗加工后推向市场。这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不仅流失了营养成分,而且卖不了好价钱。”郑宝东说。
   
  当时30多岁的郑宝东,瞄准了我省亚热带特色农产品资源,决定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青梅、橄榄的功效成分,进行深加工,以适应市场需求,帮助果农跳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郑宝东在实验室进行了一遍又一遍尝试。经过反复研究,解决了果蔬深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许多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食品界的行家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一项研究成果凭什么立足?凭特色!必须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这就需要自主创新!”郑宝东说,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的20多家企业目前都在应用他的技术进行果蔬深加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郑宝东经常用自己的科研经历教育学生:“你们要时时刻刻有竞争的思维,做科学家,就要做最好的。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坎坷,以前我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一没助手,二缺资金,辛苦得很,但这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性格,使我最终走到了今天。现在条件好了,但你们不要忘了艰苦奋斗,攀登更高的科学高峰。”
   
  他的课堂充满活力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教书育人,郑宝东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一个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品酶学事例,被他信手拈来成为解释酶学原理的完美例子;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成了他讲解酶学应用的最佳代言。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在他带领下,自如往返于理论和实践之间。
   
  让学生学有所用,是郑宝东一贯的主张。他将大学生坐享其成、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换成在知识矿山上奋力挖掘的“淘金者”。“学习上一有困难,就来找我。”他常常对学生这样说,“我不想做一个只会制造‘移动理论知识储存库’的二流手艺人。”
   
  对于向他“开炮”的学生,郑宝东不会介意,反而希望学生可以提各种问题来刁难自己;他不会因为自己是教授,就不屑于解答这些酶学专业新手所提出的“幼稚问题”。因而,他的课堂从来都是沸腾的,充满了活力。
   
  郑宝东说,现在他仍然主持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及横向合作课题。最近的研究重点是农产品的保健功效、天然活性成分和品质学,为此,他每天大部分时间扑在工作上。“轻松是没有的,但幸福感是有的,特别是做出一定成果的时候。”郑宝东表示。

  (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文 叶义斌/摄)

【责任编辑:林志彻】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