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九十四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发布时间:2017-12-05 16:07:1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黄宝春

  不知疲倦地跋涉在书法艺术道路上

  也许,黄宝春注定这辈子要和书法结缘,艺术气息融入他的血脉,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份难以割舍的情缘,来自小学的一位教语文的林老师。

  黄宝春回忆,在福州义序中心小学读三年级时,每天下午上课前的四十分钟,林老师就在黑板中画上红色的米字格,写上一个大大的楷体字,让学生们在各自的米字格本上临摹,这算是正课之外的“小灶”,许多学生压根不写,但黄宝春却从重复的练习中找到乐趣,一种对书法的喜爱悄悄萌芽了。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对联行书《寒凝·云垂》

  “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书法,只是觉得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有股神秘的吸引力,让我深深陶醉。”黄宝春对毛笔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甚至看到邻居老人家写春联,都会站在一旁仔细揣摩、默默比划,一呆就是大半天。小学毕业,他被安排到生产队劳动。繁重的体力活没有湮灭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依旧守候着内心那份对书法的忠诚和挚爱。

  劳动之余,他被村里外来的画炭精画的画像师所吸引。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炭精画,是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的瑰宝,适合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达到和照片以假乱真的效果。经常看画像师作画,黄宝春心痒难忍,省吃俭用地攒了一笔钱,买回炭精装在瓶子里,又把毛笔头剪短,打上九宫格,自学画起了伟人画像。慢慢地,他的画作得到村里人的称赞,这给予他极大的动力,让他更加坚定地沿着书画艺术的道路前行。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行书《肥水东流》

  上世纪七十年代,18岁的黄宝春成为福州市第一批交警。每天下班后,同事们或选择娱乐休闲,或者选择约会女友,而他却选择窝在宿舍的板床上练字。同事们笑说:“宝春,你直接跟书法谈恋爱吧?”黄宝春一笑置之,转过身又沉醉在自己的翰墨世界里。

  茶歇之余,黄宝春说起练字的一桩“趣事”。

  当时的环境不如现在,宿舍里连张像样的书桌都摆不下,总窝在床板上练也不是长久之计,他只能把单位的仓库利用起来,白天上班,晚上就点着灯在仓库里临帖。可是,潮湿的仓库蚊虫滋生,练一晚上回去,浑身都是血泡,又疼又痒。怎么办?黄春宝就浑身裹上透明胶,几个小时候后再拆,反复使用,“全副武装”的样貌令同事惊叹不已,说他真是“书痴”。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行书《风静杨柳》

  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仲夏时节,骄阳似火,黄宝春时常到公园长跑,汗流浃背;严冬时节,傍晚时分,他坚持冬泳,寒彻骨髓。凭着苦行僧般的“修行”,黄宝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立象尽意的艺术表达,以及中庸和谐的审美理想,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现在,他还保留着一个坚持30多年的习惯:每天晚饭后必须散步四十分钟,风雨无阻。

  “练书法就像行走在一条寂寞的道路上,排遣孤单,就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不懈奋斗的雄心。”黄宝春还有一颗“不愿落在人后”的好胜心,“我看到好字,就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也能写出来,而且写得比他还好,从艺绝不能服输。”

“章草大家”黄宝春:遥对先贤探古意,痴迷翰墨出奇峰

行书《九重云磴》

  采访中,黄宝春说,许多人觉得他比较“傲”,理由是他不喜欢跟风吹捧,“你好我好大家好”,他做不到。心直口快、爱说真话的他确实“得罪”不少同行。但他认为,他的眼中掺不得半粒沙子,看到作品里的不足,他就要提出来,哪怕言语刺骨,也为臻于完美。“不光对别人的作品,我对自己的作品也经常不满意,今天创作的永远比昨天那些获奖的好,真正的艺术家不会满足于昔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