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教师张芸:失去视力后 他坚守讲台9年
-
张芸正在三尺讲台上讲课。他眼睛看不见,板书完全“跟着感觉走”,但看起来十分清楚,没有重叠,不会凌乱。张芸说,每次在黑板上写字,他都要悄悄记下大体位置,下次凭借光感再写时,就能续上或者避开(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新华网福州9月10日电(肖和勇)张芸转身开始板书,教室里静悄悄,只剩粉笔书写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在课堂上,他行动自如,讲课激情满满,如果不是播放朗读录音、操作电脑时,需要学生上前帮忙的话,你不会想到,张芸已经没有视力。
他的一切教学活动,全凭双眼日渐减弱的光感进行。
今年,是福州金山中学教师张芸被查出“视网膜色素变性伴生眼底黄斑”后,坚守三尺讲台的第九个年头。
2008年,当得知自己患上的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眼睛“绝症”后,张芸坦然面对,开始“救赎”:中学语文的全部课程和知识点,他熟记背下来;改变备课方法,抓住一切时间“打腹稿”;坚持每天进行“头脑风暴”,接受新知识新理念……
在福州金山中学,张芸坚守三尺讲台的身影,让无数师生肃然起敬。
师者坚强,闪亮如灯。但或许只有张芸自己知道,光阴易逝,苦难难料。
医生曾告诉他,可能在某一天,一觉醒来的清晨,他的光感就会消失,双眼将彻底失明。“要是有那么一天,我就只好病退了。”张芸自嘲着说。但人们都知道,他放不下可爱的学生,不舍得离开热情的同事,更难以割舍钟情一生的事业。
这些年,张芸先后获得福建省首届基层最美人物之“最美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张芸说,他常常在霍金、史铁生和苏轼的作品中汲取力量。他说,生命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要有勇气去面对。在疾病面前,人要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生命的尊严。
-
阅读课本上的注释,是备课中最艰难的部分。张芸只能借用助视器阅读。助视器移动,光感就会晃动,张芸坚持10多分钟就会感觉头晕,常常看得额头冒汗(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虽然没有视力,但张芸根据双眼的光感变化,能独立行走,独立找到教室给学生们上课(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张芸正在黑板上写字。33年的教学经历,让张芸对板书十分熟悉。患上眼睛“绝症”之后,张芸依靠双眼尚存的光感,能用白色粉笔写字(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张芸记下了学生的座位号和大致位置。每次按座位号提问,他都能走到学生跟前互动。33年来,他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掌握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因为眼疾而改变(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张芸讲课富有激情,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这是推开门瞬间拍摄到的图片(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从2008年患上眼睛“绝症”之后,张芸批改学生作文,就换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学生拿着作文本一段一段地读,张芸一段一段地改。修改之处,由学生自行用红笔完成。这种批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克服了胆怯心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张芸正与同事王建平、宁丽萍交流教学心得。每天,同事们会跟张芸分享新课题、课改新知。这样的“头脑风暴”是张芸掌握教学新动态的一种方式,让他非常受用(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福建教育学院举办的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是张芸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渠道。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张芸仍坚持听完全部讲座课程,在妻子黄少红的帮助下完成作业,拿到培训合格证书(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张芸在办公室的走廊行走。凭借双眼尚有的光感,张芸行动自如(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傍晚,福州市区下起大雨。张芸和妻子黄少红牵手走回家。黄少红是福州金山中学英语教师。33年前,两人在教学中认识并走到了一起。张芸患上眼睛“绝症”之后,这对夫妻每天早上牵手到校,傍晚牵手回家,风雨无阻(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每天傍晚回家,看新闻是张芸最大的爱好。他说,看新闻能了解时事动态,不会落伍,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每天晚上,忙完家务和备课工作,黄少红总会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为丈夫张芸读上几篇美文(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一曲古筝,让心情归于平和。2008年之后的许多夜晚,这对教师夫妻常常以此排遣烦恼,牵手一起面对困难(9月8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