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08-04 07:13:23  来源:福建日报

  昨日举行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研究我省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我省加快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着力解决群众更为关注、短板反映更为集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任务更为紧迫的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重点问题,必将有力推动我省社会事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是覆盖各个社会群体的小康,也是涉及各个发展领域的小康,要求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在社会事业发展上下了很大力气,取得很大成效,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在许多领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补齐民生短板,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扩大有效投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对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切实增强补短板的紧迫感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扎实推进,争取早日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要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新要求,紧盯薄弱、对接需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加快补齐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短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力争到2020年,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宜居宜业”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四大领域的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带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就全省而言,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朝着优质、均衡、特色的方向,进一步加大教育补短板力度,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围绕建设“健康福建”,坚持健康优先战略,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围绕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好发挥机构养老的补充作用,同时推进医养深度结合,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围绕构建宜居宜业环境,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还应结合实际,统筹抓好社会事业各领域工作,全面提升我省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要只争朝夕,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政府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社会事业工作,扎扎实实解决一批短板问题,确保短板不断减少,并且一任接着一任干,逐步把短板补齐;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科学研判各类社会事业需求,细化优化各项规划方案,更要有长远眼光,为将来发展留足空间;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全面深化社会事业领域各项改革,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调动各方参与,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初心不改。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期盼和要求,我们要按照这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行动、科学谋划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