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让“福州样本”惠民利民

2017-06-29 07:09:21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6月2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福州正举全市之力,对照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东部标准)、寻找自身差距、对接市民需求,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全面推进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突出五个重点打造福州“样本”

  在创建工作中,我市重点突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制度先导、资源整合、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建立了强化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投入保障体系、建立队伍保障体系四大保障体系,从组织、政策、经费、队伍上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凝聚共建合力。我市把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从创造便利的文化环境设施条件,提供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组织各类文化普惠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等方面,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务。

  突出制度先导作用,科学规范运作。我市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的调研和制度设计,为相关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

  突出资源整合作用,拓宽服务渠道。我市文化资源众多,需要加强整合。在这方面,我市大力推进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并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优势;搭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构筑了“海峡两岸合唱节”等一批对台文化交流平台;探索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用足用活文化资源。

  突出创新驱动作用,打造特色亮点。我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一方面,探索开展“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推动部分文化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

  同时我市还重点探索数字化服务、流动性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等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力争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福州“样本”。

  “五个一批”成果惠民又利民

  建设和改造了一批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从2015年开始,我市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标志性文体设施,包括承办首届青运会的15个大型体育场馆和市图书馆新馆等。与此同时还十分重视基层文化设施的改造提升,将其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6月,已完成80%以上任务。

  打造和形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文化服务品牌。我市开展的“文化惠民·六进”活动被文化部评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通过文化部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第二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发掘和利用了一批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项目。我市大力推进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加紧开展闽剧等非遗项目的挖掘和传承,让福州更加充满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谋划和推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举措。我市推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鼓楼“一老一少一普”社区管理模式等,这些创新举措的推广大幅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制定和实施了一批适用的机制制度。我市重点完善协调联动、共建共享、督导考核等机制,实施一系列过程管理制度,促进了创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