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网上展厅 >> 文学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五

“行者无疆”施晓宇:在梦想与激情中高擎文学火炬

发布时间:2017-05-08 17:04:34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行者无疆”施晓宇:在梦想与激情中高擎文学火炬

《大学文学写作》教材

  幼年“像松鼠觅食一般”在书橱找书看

  北大圆作家梦

  “我从小就有作家梦。”施晓宇说,大凡作家自幼都喜欢看书。

  他回忆,他家原来有一个巨大的书橱,是属于父亲的。上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趁父亲上班不在家时,偷偷搬来一张凳子,在大书橱上下翻寻自己能够看得懂的书,“就像松鼠觅食一般”。记得有一本《红旗歌谣》能读懂,还有一套10本的《鲁迅全集》,譬如《呐喊》《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年幼的他囫囵吞枣,也能连蒙带猜大致读懂。

  1969年12月,13岁的施晓宇跟随父亲来到闽北泰宁县儒坊公社(今开善乡)。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父亲经常布置给他一个任务——在高高的用木头架起的晒谷坪上晒书,不让鸡鸭上来踩踏拉屎,弄脏了书籍。施晓宇说,父亲让他晒的书,只是藏书的冰山一角,可还是在公社引起极大轰动。只要一晒书,就把在当地结交的小伙伴都汇拢过来了。

  其中,小伙伴们能看得懂的,也是数《红旗歌谣》最抢手。这本书由周扬、郭沫若主编,红旗杂志社于1959年9月初版。“《红旗歌谣》是一本民歌选集,收入新民歌300首,这种文学的熏陶作用对我今后的文学创作无疑大有裨益。”施晓宇说,最起码的,课外阅读帮助他在初中阶段写出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号召全班同学学习。

  施晓宇的大学生涯分别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度过。而说起北大求学经历,就不能不提到他的“伯乐”——恩师张是廉——曾任《福建文学》小说组组长,后任福建省文联办公室主任。

  施晓宇的短篇小说处女作《我们303室》刊发于1984年6月号的《福建文学》,编辑正是张是廉。施晓宇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工作两年多后,张是廉爱才心切,亲自到校多方协商,才将施晓宇调到省文联,成为办公室秘书。

“行者无疆”施晓宇:在梦想与激情中高擎文学火炬

20年后与顺昌县学生合影

  处理机关公文之余,施晓宇在1986年8月号《雨花》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酋长王国”》,被1986年11月号《小说月报》转载。这在中国迎来第二个文学春天的福建文坛,算是不小的喜讯,因为当年《小说月报》最高发行量曾经突破180万份——那真是文学高潮如日中天的时代。

  紧接着,施晓宇又在1987年4月号《福建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四鸡图》,被1987年11月号《小说选刊》转载,更是喜出望外。当秘书一年多后,1986年4月他被提拔为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故事林》杂志副主编,主持工作。这一年他刚跨进“而立之年”,成为省文联最年轻的部门和刊物领导。

  虽然参加工作十多年,施晓宇心底仍怀有“北大梦”。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曾两次把北大中文系写在第一志愿。十年后,机会来了。1988年初,北大向全国各省作家协会发出招生通知,原则上一个省份一个名额,当即有200多人报名。经北大筛选,5月份有120名考生从五湖四海汇聚北大第三教学楼,参加书面考试。

  施晓宇还记得,考试前一天熟悉考场,许多著名作家的名字就贴在考桌上,有河北的铁凝,西藏的扎西达娃等。“我和其他考生一样心里不禁暗自打鼓,我能竞争过这些名人大腕吗?”

  北大也专门针对年轻作家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包”。第二天下午,四场考试的最后一门“语文基础知识”的考试科目,让考生们掉以轻心,“吃尽苦头”。事后方知是由中文系著名教授领着专门研究汉语语言的年轻博士生出的试题,要“杀一杀年轻作家的锐气和傲气”。考后施晓宇听说隔壁考室一位小有名气的女考生当场伏在桌上呜呜哭起来。

  1988年金秋,施晓宇和另外37位幸运的考生跨入北大校门,开始两年未名湖畔求学的美好时光——在校期间按研究生待遇,毕业则发给本科文凭。毕业后,施晓宇依然坚守文学刊物的编辑岗位。他说,自己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当过教师,但文学编辑干的时间最长,整整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