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四大主题分论坛在福州举行

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企业上“云”要注意三点

2017-04-26 07:34:21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4月2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罗谦 李志波 管澍 马丽清)昨日,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四大主题分论坛在榕举行,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高管等,围绕健康医疗数据开放共享、政务数据汇聚开放、大数据交易等大数据应用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和创新很重要

  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与共享论坛上,与会多位专家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带来一场技术变革。政府、企业、专家等各方要一起出力,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让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开放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才有介绍,2016年国家制定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

  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王霞认为,通过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服务,能够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没有人去”的状况,为病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在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中,从采集到传输、存储、加工、展示、利用,安全和创新都非常重要。”王霞说。

  医渡云技术公司高级产品总监朱杰认为,大数据如同存储了几十年的矿产,发掘过程中要克服数据质量的问题,希望通过平台处理能力,让大数据为医生诊断决策、患者日常健康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

  福建省立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琼瑶认为,医学、计算机、法律、IT技术各方面人才共同建设,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

  政务大数据平台可以“社会化”

  参加政务数据汇聚开放专家圆桌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政务数据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是作用巨大,是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政务数据像高清平面彩照,而互联网数据像立体动态素描,双方结合后会出现动态高清彩色立体图像。”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的胡建容告诉记者,政务大数据平台能汇集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运行数据和来自互联网的相关数据,并提供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开发工具,实现数据的提供者、使用者和开发者便捷对接,快速建立各种数据产品所需要的模型,“政务数据的汇聚有助于更准确、高效、实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形势、预测经济发展趋势、预警经济运行潜在风险,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的吴升教授说:“政务大数据可以让政府部门的大量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北京东方金信副总经理张义水告诉记者,政务大数据平台最主要的特点是“公共”性。“政务大数据未来要像云计算数据以及物联网数据那样做社会化。”张义水说,更加社会化、公共性更强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将更加有力地支撑惠民工程的建设。

  提升数字经济概念 释放数据价值

  在大数据交易中心圆桌会议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副总裁胡媛媛表示,数字经济概念的提升,就是要让数据价值得到释放,而数据价值释放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数据如何应用。

  胡媛媛提出的差价式模式、数据融合等概念,得到了许多与会嘉宾的认可。

  针对福建省大数据交易中心,胡媛媛建议:交易中心的运营平台要落地,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将数据的价值释放出来。

  圆桌会议上,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龙和大家分享了“大数据驱动公共服务新模式”的话题。

  林龙说,大数据就像未来经济发展当中的河流,会促进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百姓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当我们的大数据被感知、被识别的时候,整个经济的源头会发生变化,我们的推动力也会发生变化”。

  林龙建议,大数据的运营方应思考如何以人为本,让生存的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企业上“云”要注意三点

  在云规划圆桌会议上,国内外知名云服务提供商分享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紫光华山大数据解决方案事业部行业解决方案高级经理支文纲指出,从全球来看,中国大数据发展已经进入领先的状态。大数据在两个领域有非常大的价值:一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整合产业链,对传统资源型的产业进行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改造,延伸产业链的价值,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大数据可以加快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尤其是在实时感知和预测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的人工成本,提升优化和决策的水平。

  企业要如何进行云规划呢?北京优帆科技架构与方案总监沈鸥介绍,很多的企业说要上云,但是对怎么上、哪些应用适合上,其实并没有概念。

  “有的企业觉得投了很多钱,做了很多应用,建了很多系统,要放到云端,是不是要保护原有的投资?”沈鸥指出,企业构建数据中心的时候,首先要对安全性、数据的性能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作出相应的优先级判断,把最适合上云的应用优先放到云端;其次,整体规划上要考虑到将来整个需求的变化,各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划;最后,企业要对运营模式等作出规划,对人员、技能的要求也要提前作准备。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