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特稿:福州人远渡重洋掘金渐远 回国创业干事成新选择
2.0版移民:文化水平高,勇于尝鲜辟新路
冰凌说,1970年前华埠店面的重要性是由其起到连结在美华裔与中国家乡间关系而决定的,“那时候华裔在华埠店铺里买东西,与同乡会有关,比如李氏公所开了一家店后,姓李的同乡就会去买”。
此外,那些店铺也是朋友间喝茶、会面的场所,有很重要的社会交际意义。再者,由于这些店铺内设有信箱,就为很多家中无法收到信件的华裔居民提供了一个邮寄地址,从中国寄来的东西可直接在店面中领取,“不只是卖东西,更重要的是这些店还有社会联系的价值”。
之后,华裔开始搬到纽约各地去居住,这些店的社会交际功能减弱,也就开始慢慢消退了。
第一代移民刚来到美国,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不惯等各种困难,开餐馆、开店铺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他们都是苦过来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继续走自己的老路”。
实际上,第二代移民所处的时代已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受过教育,懂得英语,也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一番事业,有的人从来就不依赖父辈创下的基业。
今年26岁的可兴是2008年随父亲移民美国的,当时还在马尾师大二附中读高二的他,只在父亲开的餐馆里干了2个月就不做了。“父亲做了20多年餐馆,我来的第一天,就能知道20年后的自己,太可怕了,我不要这样的生活。”可兴告诉记者,现在他从事的是整形美容行业,算是凭技术吃饭的行当,只要积极上进,一点都不比餐饮业差。
海外华人社团文心社创始人施雨有两个儿子,现在都已成为她的骄傲:一个叫施迪夫,在好莱坞动漫领域风生水起,去年一部票房突破3亿元的巨片《伦敦陷落》,特效概念设计就出自他之手;一个叫施嘉特,去年刚从纽约大学商学院毕业,现在旧金山一家投行做金融。
新趋势:回国创业干事成新选择
世界经济一体化提出的“地球村”概念,乘着民航事业飞速发展的“东风”,正被越来越多人所接纳和认同。
今年25岁的福州女孩陈宇男,201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社工硕士专业,现在一家私立医疗机构做医疗社工,年薪约5万美元。但是,在她的职业规划里,并没有打算长期留在美国。“我想工作两年,然后攻读MBA,回到中国帮助父母,我觉得国内发展空间比国外大。”
随着时间推移,上一代移民绝大多数年届高龄,行动不便,多数长期居留美国,仅一小部分选择叶落归根,回到中国颐养天年。相比之下,新时代的移民会根据工作、生活的需要,更多地往返于中美之间,自由穿梭。
2017年央视春晚与美国ICN国际卫视合作制作贺岁快闪秀,拍摄地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楼和对面的公园。负责策划执行的美国ICN国际卫视纽约台台长李丰是福州人,常年在福州、北京、纽约、洛杉矶等地工作和生活。
李丰说,这三年她策划了一系列快闪活动,包括2015年纽约时代广场旗袍秀、2016年由六小龄童率领的“百猴闹新春”,以及今年的“快乐中国年”,现在老外对中国传统文化日趋熟悉,无形中也为中国经济“引进来”、“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两年前,陈清泉带着侨商来到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把海外先进产业和高新技术引进来,就是希望侨商更加关注家乡发展,让福州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