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作家中的“劳动模范”钟兆云:行走岁月卷帙梦 情注文史写春秋

发布时间:2016-12-27 10:48:10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作家中的“劳动模范”钟兆云:行走岁月卷帙梦 情注文史写春秋

钟兆云说,虽然出生山里,但在沿海城市居住这么久了也习惯了,每每去到有海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

  出身贫寒酷爱文学 收发室独享带锁信箱

  钟兆云出生在闽西武平,家境贫寒,还有两个姐姐。因为是老幺,还封了个“龙”,小名与三国名将赵云谐音。打钟兆云出生之日起,父母便一直叫他“赵子龙”,待读懂望子成龙的心愿后,钟兆云也顺势将笔名取作“赵云”。

  在偏僻的山村,父亲是民国时期的中学生,算是有学问的人了。客家地区半耕半读的文化特性,在父亲身上展露无遗。“父亲嗜好读书,几乎手不释卷,少时和父亲同床,最深的记忆,便是伴着摇曳的洋油灯下的翻书声入梦。” 钟兆云在一篇文章中曾如是深情落笔。

  正如苏轼所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钟兆云回忆,儿时常随父亲步行十几里去借书,小学毕业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包公大红袍全传》等经典名作就通读数遍,从而开启了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

  相比两个姐姐,钟兆云无疑是幸运的。因经济拮据,姐姐们只能辍学务农。“我这个穷小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所沐浴的天伦之爱,哪里输过所谓豪门大户?”

  刚考入中学,他就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拿了个第一名,语文老师课余时常给他推荐读物,还鼓励他向报刊投稿,参加各类征文比赛。

  “15岁,我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钟兆云说,中考过后,他怀着对母校的依恋之情,写了一篇千把字的散文《校园的油桐树》,投稿给《中学生语文报》。成绩尚未公布,他就在通讯处自信满满地填上武平一中。如愿进入校园后,不到两周,这篇处女作变成铅印字。在升旗仪式上,德高望重的校长在全校同学面前为他颁奖,县长也在全县广播电台表扬,一时间他成了小名人。

  随着作品不断发表,来自全国各地笔友的书信和报刊汇款单像雪片一样飘来,收发室的大伯破例给钟兆云开了个带锁信箱,享受“老师待遇”。

  读高二时,醉心文史的他就编出一套30多万字的《青年文史知识日读》,投给两家知名出版社。虽遭退稿,但出版社编辑鼓励他再接再厉。“广东有一家《文艺与你》杂志,副主编杨永权对我提出中肯意见,有时洋洋洒洒好几页,谈文学,谈人生,后来他调往《广州文艺》,每月还给我寄期刊。”钟兆云说,杨永权是其文学道路上需要感恩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