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王”姚自立改行写书 想让世界了解中国
-
有灵感,老姚便拿出纸笔记录下来。
福州晚报10月24日讯(记者 雷岩平 魏旸艳 马丽清/文 陈建国/摄)2003年5月,本报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锁遍五省无敌手”的“锁王”姚自立在防盗领域的多项发明,原本默默无闻的老姚获得了空前关注,数十家锁具厂商前来商谈合作。
26年间,他获得11本专利证书,“天下无贼”的梦想却因2007年查出患癌而搁浅;现在的他清瘦如初,却神采奕奕追逐另一个梦想——写书,他要通过80万字的《醒·醉》,让世界了解中国。
在锁的王国里,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令人敬佩的奇人。
锁具发烧友 做“天下无贼”梦
36年前,姚自立还是福州汽车焊接设备厂的工人。1980年的一天,他无意间看见出纳员在开保险柜,遮遮掩掩,还用身子挡住刻度盘。他想,这么做无非是怕他人看到密码,如果能做出一种对码全过程不怕外人看到的保险柜就好了。
从那天起,他就迷上了锁具。他干的是钳工活,每天下班要洗脚,有一次下班后,他竟穿着棉鞋洗脚——他已进入忘我境界,整天想着的都是锁。
休息放假期间,姚自立爱到福州的大型商场,反复查看保险柜的构造,这还曾引起商场保安和顾客的注意,最后被当成小偷“请”进了派出所。这样的经历多次发生,在派出所,他见到了另一些对保险柜“着迷”的人——小偷。从小偷那里,老姚“学”了不少开锁秘方,也有了“狂想”:做顶级的锁,圆天下无贼的梦。
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作坊里,被同事和朋友称为“保险柜发烧友”的姚自立潜心制锁,他当时也没想到,这一“锁”就是26年。
职业锁匠圈曾有一种共识,即在中国制造不出结构简单且技术性无法开启(意为不用破坏性工具就无法开启)的弹子锁,而国外凭借精密的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来。国内的有关专利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为了抵御技术性开启,锁具设计者一般是通过锁体、锁芯、弹子、钥匙的复杂化,在锁控部分设置种种机关暗道或者各类屏障。姚自立则用一种锁具设计领域未曾出现的逆向思维,以最简单的改革性设计,将技术性开启的机理完全抽掉,这种锁在形成产品上市后,经解剖也无法造出应对的“万能钥匙”。作为应用最广的弹子锁,问世百年来始终没人发现这一最简单又最可靠的设计方案。
-
老姚经常上网查资料,他说这样有助于写作。
“锁遍五省无敌手”26年获11项专利
2000年9月,老姚在市科技馆摆起“保险柜革命宣言集智擂台”,悬赏2000元邀请开锁高手攻克他花了15年心血研制设计的“公开式无标记密码超保险柜”。在攻擂现场,众多开锁高手均无功而返。被称为“福建第一开锁高手”的师傅称赞说:“姚自立的思路从无形锁入手,很不简单。”
2001年5月下旬,老姚设万元大奖在杭州摆擂,来自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和安徽五省的开锁高手均赶到现场。老姚当着他们的面对密码、开锁、打开保险柜、关门、乱码,将钥匙留在钥匙孔内,再请高手开锁取出放在里面的万元现金,开锁高手们依然铩羽而归。姚自立的名声传开后,当代反伪斗士司马南先生拜访了他,并把他请进湖北卫视直播间。
2003年,老姚将发明的“超保险锁”以自定的“十天标准”送往公安部,当时技术性开启的时限是一分钟和五分钟,而开锁专家一个月后仍无法技术性开锁,“锁王”的名头再次坐实。
26年间,11项专利接踵而来:1997年,公开式无标记密码柜获得专利;2004年10月,自行车超保险锁获得专利;2004年12月,超保险锁获得专利;2006年5月,超保险机械弹子锁获得专利……
一病唤醒“锁王”梦 为了家人再出发
为了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2003年,老姚带着家人求助本报,随后,他的故事广为人知,他获得了空前关注,全国数十家锁具厂商前来商谈合作,老姚迎来最风光的时候。
因为量产问题和价格等缘故,大部分商谈没能成功。南方某锁厂要高价购买他的一项专利,老姚却不肯卖了——他再次对产品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弱点,他过不了良心这关。
还有一名广东商人希望买下老姚的另一项发明,然而,在取得老姚的信任后,他却背着老姚当着技术骨干的面,拆开了锁芯,核心技巧曝光。老姚做了这么多锁具防贼,却没防住身边的小人。
没能为锁找到好“婆家”,却并不妨碍老姚的热爱。他潜心研究三年,发明了简构禁盗锁,这种锁的锁芯为夹角形并呈弹子排列,核心结构简单,构件设计少,却能有效抵御对锁芯的钻孔和暴力强扭。
接近成功时,2007年1月18日,老姚被诊断出患有胃癌。得知病情的老姚只惦记着一件事:“发明还没结束,人世间贼还猖狂,我的责任还没尽到。”
手术后,老姚的胃被切除了六分之五,修养期间,他多次溜出医院倒腾他的简构禁盗锁。妻子王梦珍气坏了,趁老姚在医院养病时,将涉锁资料、图纸全部烧毁,加工锁具的铜料、毛坯和成品、半成品全部卖给废品收购站,并警告他从此远离锁具,不得再玩。
这把老姚“唤醒”了:“从壮年玩到老年,玩出‘锁王’的名头。可26年来,我痴迷锁具探索研究,没有尽到一家之主的责任,亏欠妻子儿女实在太多。”从此以后,他终于放下锁具,不再“任性”。
-
老姚书柜上摆满了书。
晚年迷上读书投身文学创作
不再制锁的老姚迷上了看书、写书。老姚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会写字投稿,公开发表了不少作品。
客厅一隅,一张书桌、一个书柜、一台电脑成了老姚生活的全部,书柜上大多是历史、国学、人物传记等书籍。平时2元钱的面包他舍不得买,花200元买《语林观止》却一点也不心疼。
“余年不多,要马不停蹄笔耕不辍。”老姚知道莫言的魔幻化写作手法,也谈到村上春树的“创作要通往更深处——写‘灵魂的地下二层’”,他说:“我要用自己的笔,喂养中华民族人格各异天真无邪的灵魂。”
2013年,老姚开始写书,他不会用拼音打字,就靠手写板输入,还向儿子、儿媳讨教电脑的基本操作。睡觉、吃饭、外出,老姚的心里眼里又只剩下书了。
因为胃食道反流,老姚无法平躺着睡觉,只能在客厅支一张躺椅睡,躺椅边上摆放着台灯、纸、笔,夜间醒来,即刻翻身,挑灯夜战。有时路上想到什么,老姚会马上停下来,从皮夹里掏出巴掌大的小本记录。
做“一品大百姓”是一生所求
老姚表示,他写的《醒·醉》是一部长篇“四栖”文学作品,集小说、报告文学、纪实、评论为一体,分3部,共80万字,计划8年写完。目前,他已完成第一部33万字的写作。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
“一个人一个家庭是优是劣,区别只有两个字——醒和醉。醒,是正视现实的清醒,贵在自我清醒;醉,是超越历史的陶醉,贵在众者陶醉。”老姚说,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他期待拜儒学专家为师,进一步拓展对儒学的认知和理解。
姚自立说,他研究锁并不为名利,只希望推动锁具行业的发展;他写作,也是想要将积极向上的思想传递给他人。
姚自立的书桌上,写着陶行知的教育名言,他说,做“一品大百姓”是他一生所求。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