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丘头遗址群:海洋文明的一缕曙光
壳丘头遗址群所在的平潭北部湾风景如画。 林君斌 摄
东花丘遗址出土的单鋬鬶口罐(资料图片)
平潭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内的考古修复器皿陈列柜 陈澜清 摄
冬季,来自太平洋的海风裹挟着些许咸腥吹向平潭,一如数千年前般肆无忌惮。岚岛之北,人们刚刚度过冬天最冷的几天,但福建的考古专家们心中一片火热。
日前,“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以下简称“壳丘头遗址群”)顺利入选,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考古项目。
包含了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的壳丘头遗址群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考古专家的多次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其中,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福建最早的房屋建筑、疑似被拔除中门齿的人骨等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如同一块块拼图,为我们拼凑出南岛语族先民的生活场景。透过一件件出土文物,我们似乎触摸到先民们的史前生活……
水稻遗存见证丰富食谱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条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生活在平潭岛上的南岛语族先民们。
在壳丘头遗址群中,各个时期的遗存都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资源。遗址的贝壳堆积层中,发现了种类丰富的贝壳,包括牡蛎、泥蚶、文蛤、青蛤等;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发现了鹿、水牛、海豚、海龟和多种海洋鱼类生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可见,渔猎很大程度上是先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
那么,在海洋资源背景下,除了捕捞与狩猎,这里是否曾经发展出农业?实际上,这一直是困扰考古专家的一大难题。“海岛环境以沙丘为主,风会吹,沙会漏,要保存住稻谷这些植物遗存很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博士说,“植物遗存的发现,需要通过浮选大量土样,并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完成,在壳丘头遗址群的发掘中,每个遗址要浮选超5000升土样,无异于大海捞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考古发掘团队与科技考古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西营遗址与壳丘头遗址中各发现了2粒水稻遗存。“除了浮选出的水稻遗存以外,我们在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出土的陶片上也发现了稻、粟、黍谷物的印痕,器物的残留物分析同样发现了稻、黍、粟、豆类等农作物的淀粉粒。同时,植硅体分析也发现了在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中存在稻作遗存,这些发现可将稻、粟等出现在平潭岛上的时间追溯到7000多年前,这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周振宇说。
“至于这些农作物是与内陆交流得来的,还是自身种植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张闻捷教授说。基于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考古专家初步分析得出,西营遗址存续期间,平潭岛气候温暖湿润,遗址附近存在滨海湿地,为当时先民生活和本地化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更有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前传入台湾地区。西营、壳丘头遗址新发现的这些水稻遗存,也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确凿证据。
不论是各时期遗存发现的丰富的海、陆动物资源,还是最新发现的水稻遗存,无一不向我们反映了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多样化的生计模式。“这种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特征,贯穿了7000多年来的各个时期。”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说,“而这个特征也符合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且向海洋扩散的逻辑特征,为我们探索南岛语族向外扩散的路径提供了更广的研究视野。”
聚落演变展现文明进程
7000多年前的春夏之际,海风吹散了笼罩在岚岛之北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史前聚落,先民们从自建的圆形“房子”里走出,开始一天的忙碌。
“在西营遗址,我们发现了两处房屋基址遗址,年代为7300年前。从发现的柱洞分布来看,我们推测其为圆形干栏式的简易建筑。”张闻捷说,“这种建筑一共两层,下面一层类似吊脚楼,上面一层四周用茅草墙遮挡,用于居住,整体呈圆形圆顶。这是福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房屋建筑。”
经过发掘,考古专家还发现,在距今7300~6500年的西营、祠堂后山遗址,先民们已经形成相对小型的聚落形态,出现分布相对集中、紧凑的生活功能区。在距今6500~5000年的壳丘头遗址,考古专家则发现了我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史前聚落,聚落的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分区清晰,已初步发展为中型部落。
而在距今4000~3200年的东花丘、龟山遗址时期,先民们已经发展形成由仪式性区域、公共活动区域、个人生活区组成的大规模、高等级聚落。在龟山遗址,记者见到了由大型台基、器物坑(堆)和密集陶片组成的祭台遗址,从平坦的台面与散落一地的陶器碎片中,依稀可见当时的仪式盛景。
“虽然具体的仪式行为我们还无法判断,但很有可能是与当时沿海居民频繁的出海活动祭祀相关。”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馆员危长福说,这表明,在这个时期,南岛语族人群无论是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还是手工业技术水平、精神世界,均显示出了新的文明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陶器中,有着大量的圜底陶器,如圜底釜、钵、罐等,以及形态各异的陶支座。这些圜底陶器与陶支座的组合就是一个带腿的锅,功能与鼎相似,只是鼎的支座不能拆卸,而平潭出土的组合器皿可以。南岛语族先民们就一直沿用这种可拆卸收纳的组合器皿,以便于携带迁徙,这恰恰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
陶器上还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器身纹饰从最开始的绳纹、弦纹逐渐丰富至压印贝齿纹、戳点纹、镂孔、方格纹、云雷纹、回形纹等。“颜色则以灰、黑、灰黄、红、褐色为主,明显火候不均、温度不高,但其装饰体现了南岛语族先民原始的审美观念。”危长福说,“其中,壳丘头遗址出土的陶器遗存,与金门富国墩、台湾大坌坑遗址有很多共性,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纹、贝齿纹、指甲纹和刻划纹等,不仅反映出当时两岸先民对大海的热爱与崇拜,也显示出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和交流互动。”
“壳丘头遗址群中各个阶段考古遗存的文化面貌特征明确,发展延续关系明显,形成了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其中既有以夹砂陶圜底器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也有黄瓜山和黄土仑文化等闽江下游的文化因素,为我们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研究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直接材料。”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表示。
拔牙风俗反映文化特征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数千年前的某一天,南岛语族先民们迎来了与亡故族人告别的时刻——他们将亡者运到贝壳堆积区的边缘,让他仰卧躺好,在简单的告别仪式后,小心埋葬在贝壳堆旁。
“墓葬人骨整体为仰身直肢,下肢摆放较高,而躯干、上肢和头部较低,与贝壳堆积的倾斜角度一致,墓葬保存完好。”张闻捷说,“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葬俗。”这样的墓葬,2023年考古专家在西营遗址发现了3座,3座墓葬头向一致,葬式一致,规模一致。专家推测,应该是经过规划的墓地。其中,M1人骨保存较为完整,牙齿清晰可见,两颗中门齿疑似被拔除。
“这种拔牙风俗广泛流行于世界近海和海岛地区,是东南沿海一种明显的文化特征。”张闻捷告诉记者,“西营遗址发现的拔牙风俗同样反映出了浓厚的海洋族群特点,南岛语族包括台湾的很多族群都有相同的风俗,这可能具有成人礼或巫术等性质。”
此前,壳丘头遗址也发现了人骨遗存,两处遗址发现的人骨遗存,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研究提供了直接材料。2020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及国内多家单位曾合作开展史前南岛语族先民DNA测试及核基因组研究,结果表明,南岛语族人群与中国早期南方沿海地区人群直接相关,且可追溯至8400年前,为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提供了母系遗传证据。
至于西营遗址的人骨,针对多个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人骨年代为距今约7400年。付巧妹团队针对2022年西营遗址扰沟中出土的一件颞骨进行了DNA提取与分析,结果初步证明该个体与中国古代南方人群和现代东南亚人群具有相对更近的遗传联系。
相关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东南地区史前人类基因库。(记者 郭雅莹)
-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2024-02-01 08:18:48)
-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4-01-31 09:06:36)
-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4-01-30 15:19:19)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福建1处入选!(2024-01-30 09:17:06)
- 秦始皇陵1号陪葬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2024-01-26 14:58:03)
-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2024-01-20 09:54:34)
- 连江定海: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2024-01-08 09:37:22)
- 三星堆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丨三星堆问答(2023-12-25 19:12:57)
- 一、二号祭祀坑如何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问答(2023-12-25 19:10:48)
- 三星堆人与现代欧洲人基因相似?丨三星堆问答(2023-12-12 19:05:2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