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纪念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建馆40周年 >> 要闻集锦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2021-03-28 22:00:50 来源:福建日报

  【编者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包括林文忠公祠、林则徐故居、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作为林则徐精神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生动展现了林则徐的学习、生活画面,诉说着这位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魅力,是缅怀先贤,激励后人的重要文化场所。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2021年3月28日,由福建日报社和福建省文物局合办的“世界遗产·文化”第27期,推出《林则徐宅与祠 屋因居而不朽城因人而有魂》文章,从林则徐遗址“全璧”始末、活化古厝利用坚定文化自信、专家点评三个方面生动还原了林则徐文化遗迹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林则徐宅与祠——屋因居而不朽 城因人而有魂

  林则徐宅祠系列文物的完整保护,对福州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弘扬,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与人文价值。福州因为林则徐而荣,更因为完整地保护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各阶段史迹而增辉添彩。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林则徐遗址“全璧”始末

  讲述人陈继勇(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长)

  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785年—1850年)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福州作为林则徐的故乡,是他出生、求学、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留下一系列与其相关的珍贵遗迹。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陈继勇(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长)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和很多地方一样,福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城市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也不时出现,包括林则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祠堂在内的系列遗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问题。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的林文忠公祠,始建于1905年,在林则徐曾孙林炳章的倡导和族人乡贤的努力下集资兴建而成。在之后的历史风雨中,它命运多舛,被挪用为监狱、职工宿舍、城市建设安置房等,直至1961年被确定修复林文忠公祠,成立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才有了新的转机。

  此后20多年,在老一辈文博人的辛勤耕耘下,历经住户迁出、建筑修缮、文物征集和陈列展览等不同阶段,于1982年完成公祠前半部修复工程,被辟为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1983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公祠后半部分得以修复,成为一座完整的遗迹,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林则徐纪念馆

  1990年6月18日,到任福州月余的习近平同志就到林则徐纪念馆瞻仰、调研。2005年,三坊七巷保护修建工程启动。在多方努力下,2007年底,林则徐纪念馆入列三坊七巷保护区范围。2008年,福州市政府斥资在公祠南侧扩建新馆,新增陈列林则徐史绩展,总面积由3500平方米扩至8500平方米。2009年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与此同时,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左营司巷的林则徐出生地,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时机。1991年7月,左营司9号被列为名人故居。1995年6月,经专家论证,原左营司9号为林则徐出生地,毗邻的罗氏试馆为林则徐幼年读书处。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林则徐出生地

  这里曾是林则徐出生、幼年读书、中举、完婚、中进士和走上仕途的摇篮,也是孕育林则徐忧国忧民思想的重要见证。但在当时,这块地已出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他们计划兴建高级商住楼“则徐花园”。幸运的是,1996年2月6日,习近平主持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纪念馆、故居、出生地作为市文物局下属单位,归市文物局统一管理。会上还议定收回林则徐出生地。会后不久,经福州市有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以1200万元的补偿金收回该块地。

  同年3月,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开工典礼举行。1997年6月30日,工程竣工典礼举行,并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习近平同志参加了开、竣工典礼。

  随着林则徐出生地对外开放,位于鼓楼区文藻山路的林则徐故居修复工作也逐渐开始走上正轨。这座故居又名“云左山房”,清道光初年,林宾日用自己与儿子林则徐的积蓄购置了文藻山处旧屋。林则徐父母百年于此,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回乡探亲以及晚年养病时也居住于此。1948年6月19日,一场洪水冲垮主座一进、三进,仅留下第二进大厅。此后因年久失修,故居日益破败,1961年被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林则徐故居正门

  2002年,福州市政府召集会议研究林则徐故居修复事宜。2003年5月,林则徐故居第一期修复工程正式动工。2005年8月,林则徐诞辰220周年之际,第一期修复工程“七十二峰楼”(原林则徐藏书楼)竣工,含修复主座第三进五间排双层楼阁及左右披榭。2015年8月3日,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局部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占地面积达1300平方米。同年8月29日,林则徐文献馆竣工揭牌暨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如期举行。2017年正式开工,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修复中,全面完工指日可待。

  专家点评

  楼建龙(福建博物院副院长、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福州留下的史迹主要有宅(包括出生地、读书处、旧居)、墓、祠等,分别记录着这位时代伟人出生、学习、生活、归宿与后人纪念等各个历史阶段。其中,林则徐墓于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宅与祠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林则徐出生至28岁进京之前、之后回乡丁忧守制及晚年回籍养病的住所,以及后人为了纪念而集资兴建的专祠,林则徐宅祠系列文物的完整保护,对福州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弘扬,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与人文价值。

  福州因为林则徐而荣,更因为完整地保护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各阶段史迹而增辉添彩。

  活化古厝利用坚定文化自信

  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附近的林则徐纪念馆,参观者总是络绎不绝。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里面足足待了两个小时。

  “这里的红墙黑瓦、家风家训、书札手稿,都值得用心细细品味。”她说,漫步其中,咸丰皇帝赐予林则徐的石碑、道光皇帝御书“福寿”匾额等文物呈现眼前,可以让人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馆里还有一件特殊的国家一级文物——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用的陶火药缸,陶质,内外施黑釉,口部、底部不施釉,缸身有长方形素面,书“炮台火药缸”。口沿多有磕口,缸体布满斑纹,这是战火纷飞年代所遗留的痕迹,也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世界的见证。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用的陶火药缸

  文化是古宅的魂,每一件展品、每一个细节都能带给后人不一样的感悟。近年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的人气年年攀升,2017年至2019年,每年游客参观量均突破百万人次。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号召‘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大力弘扬、努力践行林则徐精神,紧跟时代需求,打造各类林则徐文化品牌活动,讲好林则徐故事。”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长陈继勇说。

  纪念馆在宣传方式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集中打造一批与时下文化热点相结合、专题性更强的主题精品展览,如林则徐廉政事迹展、家风展、禁毒展以及系列遗迹保护修复回顾展等,这些展览走进北京、上海、山东、新疆、辽宁、江苏、广东、贵州、陕西、香港、澳门、台湾,收获众多好评。

  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纪念馆经过多次反复的研讨和实验,研发十几门精品课程,如林则徐“十无益”格言拓碑、活字印刷、彩绘林则徐塑像、林则徐书法艺术研学等。每年的“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我们的节日”“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等系列主题活动,使林则徐精神成为滋养未成年人的源泉,这里成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在林则徐小学读书的诗琪同学,连续参加了两届“小小讲解员夏令营”。在她看来,每一次走近林则徐,聆听他的故事,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收获自信。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介绍“林则徐宅与祠”保护

林则徐墓

  纪念馆被确定为福州市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示范点以来,共计举办700多场活动,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2万多人次。“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去年我们馆成功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陈继勇说,今后将紧紧围绕宣传弘扬林则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保护好历史建筑“林则徐宅与祠”,讲好林则徐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林则徐宅与祠

  从1905年建祠到1961年筹建,从1982年成立到1983年开放,在几代文博人的持续接力和不懈努力下,历经多次修复、扩建、整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舍面积由原有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15000平方米,所管辖的“林则徐宅与祠”(林则徐出生地、林则徐故居、林文忠公祠)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