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西安浐灞:精耕细作打造绿色发展样本 生态先行助力产城融合贯通

2018-09-27 17:58:55  来源:瞭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薛天

  浐灞生态区,地处西安市区东北部,“八水绕长安”中浐河、灞河流经此地,浐灞因此得名。建城十四年来,浐灞生态区始终秉承生态发展为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规划时精挑细选,发展中精耕细作,尽力避免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干快上”所带来新的生态破坏,同时尽力规避产业粗放布局 ,始终将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渡过了夯实基础的初期阶段,厚积薄发的浐灞生态区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瓜熟蒂落,而其绿色发展轨迹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样本。

  造福大西安的生态新区

  张仕虎是老浐灞人了,年近50的他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里,经历了当地所有的变化变迁。提及这十来年,张仕虎觉得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曾经这里就快住不了人了,河里全是污水,岸边堆着垃圾,空气里都是腥味儿臭味儿。再看看现在,天青水绿,鸟语花香,就像画里画出来的一样。”张仕虎说。

  老张所言不虚,曾经的浐河承载周边6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任务,“五彩”的河水沾到皮肤就红痒难耐,鱼虾鸟禽根本无法生存。而在灞河,过度采砂严重损坏了河床,当地的水域生态脆弱不堪。

  但现在走进浐灞,河水波光粼粼,河岸绿树成荫,浐河灞河两岸,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化身城市绿肺,为空气供给着丰富的负氧离子。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今,经过治理,西安浐灞生态区河流治理卓有成效,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浐灞生态区在大西安的东北部,处于主城区的上风向,同时也是大西安城市发展的预留区。浐灞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降低主城区热岛效应、增加城市湿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浐灞生态区从创立之始,就树立‘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杨六齐说。

  杨六齐表示,从库兹涅茨曲线所分析出的经济模型来看,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容易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导致环境恶化,而浐灞新区在建设之初不但要尽力避免走上这条老路,甚至走出了“先治污后发展”的新路。

  虽然经过地质学者的勘测,浐灞大部分区域都适合建设高大型建筑,能够发展密集型城市,但浐灞并不准备再构建一个钢筋水泥森林,而是选择因地制宜。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浐灞积极建设城市,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湿地、河滩地,水面,尽力治理污染,恢复生态。通过路网建设、河流治理、景观提升,让路成网、水成系、树成林,用湿地、林区、水域将城区天然分割,从而让城市生态形成“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自然格局。

  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桃花潭公园、滋水公园、雁鸣湖公园等5个总面积超过16000亩的生态公园,就像建房子的几个支柱,支撑起了生态区的核心概念。

  门轩介绍说,浐灞的格局是中部兴业、南北秀美,由金融园区、商贸园区、总部园区和世园园区构成中部片区,以产业发展为主要功能,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聚集,提高生态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而南北两端的雁鸣湖和湿地园区,以生态保育和涵养为主要功能,依托河流、湿地、绿地、滩涂等生态空间,打造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平衡局面。

  如今,浐灞生态建设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种群的保护,生态治理多采用高科技手段,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区内河流湿地覆盖率15%、林地覆盖率18%、鸟类206种、植物210种,大气负氧离子含量达高达6700单位。

  “十三五”期间,浐灞还将继续以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为目标,推进全域“生态化、景观化、旅游化”,将完成投资1000亿元,新建生态公园10个,水域面积18000亩,湿地保有量2万亩。

   打造新“都市田园生活”

  从西安城区搬家到浐灞生态区刚刚半年,赵静就笃定这是她这几年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她自幼亲近自然,梦想田园生活,却又舍不得大城市的便捷。“原本以为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没想到在浐灞梦想成真。”赵静说。

  推开窗就能看见灞河上的水鸟起舞,傍晚时散布在河堤的绿茵之间,走几步就到了上班的公司,商场、酒店、学校、医院一应俱全,赵静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都市田园生活”。

  事实上,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对于开发区的规划布局也是挑战。主抓环境生态让浐灞放弃了不少重资产、重人力的产业,很长的时间里,浐灞的各项经济指标并不算好看,人口净流入速度也较为缓慢。但浐灞并没有为了GDP而违背生态立区的理念,在打好生态牌的同时,精心规划城区布局,打造宜业宜居的新家园。

  “环境优美了,可如果城市里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城区就成了景区,中看而不中用。”门轩说。宜业宜居并不只是一句口号,未达成这一目标,浐灞在区域内修建了六纵十二横的交通体系,保证居民30分钟直达西安市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分钟直达西安高铁站,1小时直通西安全城。同时,新区内已建成小学31所、中学5所,三甲医院2家,并又启动了2家三甲医院的建设。而未来5年,浐灞还将建成10条重点便利街区、引进20条公交线路、新建学校22所、医院12所。

  “过去的城市规划,生产区域与居住区域往往是剥离的,生产区域夜间无人,居住区域成了睡城,这一方面人为地增加了城市建设中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居民出行成本上升,容易导致交通拥堵等一些列城市病的出现。”杨六齐说,为避免这一现象,浐灞始终坚持各功能区的多样化、完善化,努力打造方便市民生活的“5分钟生活圈”。

  此外,浐灞打破先招商再做配套的思路,把配套做到了招商之前。按照城市功能,浐灞生态区先做规划,后完善基础设施,同时适度超前的建设学校、医院、绿地、小广场等服务配套,然后根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配套条件,发展新产业新技术。

  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上便捷的人居环境,让浐灞成为了近几年西安买房置业者青睐的地区。目前,浐灞区域常住人口近50万,5公里辐射人口超过100万人。

  而人口的快速聚集,也助推了区域百货、购物中心、超市的迅猛发展,麦德龙商场、迪卡侬、砂之船奥特莱斯、凯德广场、红星爱琴海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入区,与浐灞形成良性互动,也给更多计划在浐灞安家的人以信心。

  着眼未来布局朝阳产业

  “从浐灞设立之初,我们就希望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上的立身之本,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品质,看重区域的生态环境水平,人口素质,这与我们绿色、人文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杨六齐说,“一个好产业,对于区域发展的贡献,不能仅仅从其产值来看。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预留区,浐灞的发展始终是面向未来的,为大西安未来产业发展探索新道路。”

  因此,在创区初期,即使顶着发展停滞不前的压力,浐灞仍过滤掉重污染、重排放的工业项目,自我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像一个“生态苦行僧”一般默默坚持。最终,浐灞将目光投向现代服务业,即现代金融、会议会展、文化旅游等无污染的产业。

  好在坚持终有回报,浐灞的生态优势在近几年开始集中体现,浐灞也迎来的爆发式的增长。近几年,沿着浐河与灞河,浐灞生态区逐步建立起金融、商贸物流、会议会展、文创、生态旅游、涉外商务等8大产业体系。既有支撑经济基础的实体经济,也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各种配套产业。

  按照“生态立区,产业兴城”的发展理念,浐灞先后打造了西安金融商务区、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等5大产业平台,培育了浐灞奥莱商圈、世博园特色商圈等6大商圈。累计落地项目160余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50余家,形成“3支柱3主导2特色”的产业格局。

  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代表,其已成为西安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区域总部,金融中后台服务机构的承载区,离岸金融和绿色金融的试验区。目前已有中国证监会、中国银行等60余家金融机构入区。而灞而柳基金小镇,已聚集200余家基金机构、2600多亿元基金投资,被列为全国16家知名基金小镇之一。

  有金融界企业家明确表示,金融业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这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行业环境等多个方面。浐灞通过“生态先行,以生态反哺产业”的思路,提升区内人居、办公环境,近年大量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素质人群和优质新兴产业再次聚集,这对于金融业以及其他的新兴产业而言,都有较强的吸引力。

  同样是看重浐灞优异的生态环境,西安领事馆区、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核心区、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都落户浐灞,各类会议会展、进出口贸易、跨境结算、金融创新、文化旅游、国际中介等机构和企业,也将浐灞作为设立区域总部、投资发展的首选地址。

  新兴产业的不断聚集,让浐灞尝到了生态先行发展、城市精细规划的甜头。 “下一步,浐灞仍然绝不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发展,绝不以粗放开发浪费土地资源。浐灞将通过‘自然资本’增值兑现‘货币财富’,为区域长久发展注入活力。”杨六齐说。

  他表示,浐灞还将进一步科学规划梳理生态建设,努力促进欧亚交流合作、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把生态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欧亚合作引领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先导区,到2020年浐灞将成为一个国际生态新区。(完)

【责任编辑:林少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