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打赢脱贫战 共同奔小康——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五

2017-10-04 16:33:07  来源:东南网

  奔小康,一个不能少

  福建是著名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情系老区和老区人民。

  2014年深秋,习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又一次把老红军、军烈属和“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乡干部”代表请来亲切座谈。他强调,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对三年前的这次座谈,今年98岁的老红军林攀隆仍然历历在目。林老感慨地说:“总书记这么关心老区、关心老区人民,让我非常感动。”林老现在上杭县才溪镇下才村发坑自然村安度晚年。如今,他每月领取各种补贴津贴共计2416元,其中政府发放失散红军生活补贴2191元和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125元,还有紫金矿业发放的100元老年人高龄津贴。他高兴地说:“现在,党和政府关心,社会上也很关心。家里各种电器都有了,生活很方便。前几年,我还装了假牙,现在可以吃花生了。”

  我省现有老区县70个,老区县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5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出台政策支持老区建设。全省各地还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让老区人民的生活年年好、节节高。

  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是革命老区重点村。7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村庄又脏又乱,没有一条水泥路。近年来,该村在各级帮扶下,开展“家园整洁”行动,面貌焕然一新,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村里的榜眼府、土楼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目前,村里每年接待数万名游客,村民收入比5年前翻一番,80%的村民建起新房。

  上杭县百砂镇塘丰村贫困户曾美金,不幸得了尿毒症。她为了省钱,原本一周要做三次的透析只能做两次。去年10月,上杭在全省率先推出健康扶贫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生病住院时,除享受以前的医疗保险政策保障外,还享受健康扶贫保险。该政策执行还追溯到去年1月1日。按这项政策,曾美金去年治疗费花了12万元,本人只需负担1万多元,现在她又可以一周做三次透析了。

  2016年,全省革命老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59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7.1%。

  少数民族散居又是我省一大特色。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有19个民族乡、567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总人口79.69万人。19个民族乡全部分布在原中央苏区县和闽东苏区县,很多民族地区又是老区。我省少数民族群众人数虽然不多,但大多数处于偏僻山区,特别是一些远离县城、集镇所在地的乡、村,经济基础差,民族地区发展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少数民族群众脱贫难度更大。

  解决突出短板,加强薄弱环节,我省新时期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呈现出新视野、新格局——

  政策支持“真金白银”。5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出台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把挂钩帮扶从民族乡延伸到民族村,实现567个民族村挂钩帮扶全覆盖;着力打造1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持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推动有条件的人口在200人以上的民族自然村村道硬化;扶持高山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每年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到省直、市直单位或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选派一批少数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

  扶持特色经济促增收。每年集中1000万元,扶持100个民族村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过去5年,共筹集资金近5000万元,扶持民族村完成项目500多个,全省19个民族乡和250多个民族村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产品。

  加快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制度,并提高补助标准,初中生每年补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补助1600元,全省每年10000名左右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行倾斜政策,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考生,实行高考总分加10分照顾政策,同时在5所高校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2所高校开办民族班。

  坚持整村推进,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先后有56个民族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500元的少数民族村纳入全省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范围,每年支持每个村20万元。

  2016年,全省民族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68元,其中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3元。民族乡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连续5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八闽大地,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