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冰封的记忆 我们不会忘记
-
2017年的“八一”,距离南昌城头的那声枪响已经过去了90个春秋,回顾这9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人民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走来,风雨交加、光辉灿烂。回眸人民军队的90年历程,有着太多的记忆值得珍藏,这些记忆有的定格在照片中,有的书写在笔墨间,有的传颂在一代代革命人的口耳之中,还有的冰封在见证了历史的文物之中。擦去尘埃,融化冰层,人民军队90年的记忆我们不会忘记。
(冯开华摄影撰文)
-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用过的驳壳枪
90年前的8月1日凌晨,清脆的枪声在南昌城内响起,朱德颈系红领带、臂扎白毛巾,手持这把驳壳枪,身先士卒,带领着军官教育团学员和市公安局部分人员勇猛冲杀,配合主力部队全歼驻南昌守敌3000余人,顺利夺下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朱德在这支驳壳枪上刻字以作留念。
如今,这支饱经岁月和战火洗礼的驳壳枪,乌黑的枪体依旧散发着历史的深沉光芒,“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几个沉稳挺拔的宽扁楷书刻字,熠熠生辉。
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在中国革命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其实“第一枪”的说法只是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性意义的象征性概括,并不是指哪支枪先打响,然而这支枪确实是那伟大的“第一枪”的见证者。
-
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用过的油灯
这是一盏普通的油灯,而它却陪着一位伟人度过了无数个夜晚,照亮了人民军队的发展之路。
1929年,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简称“古田会议”。为了开好这次大会,毛泽东先后召开了许多类型的座谈会,并且找了一些干部、战士谈话,深入调查部队和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和大家共同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毛泽东白天搞调查研究,晚上整理材料写文章,隆冬寒夜,他房间里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灭。这期间,毛泽东还与朱德、陈毅一起领导部队进行了政治和军事整训。毛泽东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特别是对红四军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亲自起草了长达3万字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8个决议案,为大会完成了准备工作。
由毛泽东起草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毛泽东和斯诺戴过的红军帽
这顶红军帽属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毛泽东也戴过一次,斯诺一直戴着这顶红军帽,随身携带,珍藏了近40年。提起斯诺,就离不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让世人最早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著作,书中那幅毛泽东身穿红军蓝灰军衣,头戴红星八角帽,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照片,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将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传遍了全世界。
在这张照片和这顶红军帽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是1936年的7月,斯诺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一天早晨,当斯诺刚迈进毛泽东住的院子时,就看见毛泽东站在窑洞门口,迎着和煦的晨光,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魁梧的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威武。面对这鲜活的形象,斯诺那新闻记者的才思迅速作出反应,他敏捷地举起挂在胸前的照相机,把镜头对准毛泽东说:“主席,让我给你拍张相吧!”毛泽东微笑着应允。可是,斯诺发现毛泽东没有戴军帽,便说:“请你戴上军帽,照个全副戎装的。”但毛泽东只有一顶洗得褪色发白的旧军帽,且帽檐已经软软地耷拉下来,戴这样的帽子照相显然不适合。毛泽东只好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借,可惜没有一顶合适的。正在这为难之际,斯诺灵机一动,顺手把自己头上的新军帽摘下递给毛泽东,毛泽东戴上后正合适。斯诺立即举起了照相机,“咔嚓”一声,把毛泽东的光辉形象拍了下来。照完了相,毛泽东缓步走到斯诺跟前,把军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斯诺头上,紧紧握住斯诺的手说:“斯诺同志,谢谢你。”斯诺像一个将要出征的红军战士般向毛泽东主席立正敬礼,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在随后的陕北采访活动中,斯诺一直戴着这顶红军帽。他十分珍视毛泽东戴过的这顶红军帽,一直把它随身携带着。
-
红军的第一部电台
这是红军的第一部电台,准确地来说是半部电台,因为它只能收不能发,只是一台收报机。不过这半部电台,对于当时的红军来说都已经是个大宝贝了。大家也知道,我军在成立之初,条件艰苦,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这半部电台不用怀疑自然也是缴获来的。那是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张辉瓒的第52、53旅,缴获了敌师部中一部灯座为弹簧式的15瓦无线电台。但电台的发报机已坏,只有收报机和充电机完好无损。红军利用这台收报机抄收国内外新闻,监听敌人动向,开始了红军无线电技术侦查工作,结束了红军没有无线电通信的历史。这部电台的经历也是蛮丰富的,它还随着中央红军走上了长征路,为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等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陪着红军一直到达陕北。
-
长征路上的铜锅
大家看到的这口铜锅是红军在行军中做饭用的。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1名红军牺牲。我们的红军将士在敌人的“围剿”和反“围剿”中艰难行进,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有时候为了摆脱困境险境,经常连吃饭的锅都不得不丢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红军将士没有锅如何解决吃饭的问题? 不解决吃饭问题,又谈何行军打仗呢!锅在长征途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感人的故事都与锅有关。
红三军某连炊事班有9名炊事员,班长姓钱。过草地前,为了保证全连同志有热水用,钱班长坚持带上几十斤重的大铜锅。一天早上,一位炊事员刚挑起大铜锅,身子一歪就倒下了。另外一位炊事员挑起来继续赶路,第二天中午烧姜汤给大家喝,水刚烧开,他就一头倒在泥水里牺牲了。第四天半夜,钱班长突然想喝水,大铜锅里一滴水也没有,他守着空锅一直坐在篝火前,天亮后大家才发现钱班长已经牺牲。就这样,炊事班的同志先后在爬雪山时牺牲了2名,过草地时牺牲了7名。到达陕北后,只剩下司务长谢方祠一个人背着连队的大铜锅。
-
红军的草鞋
“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没错,这首歌谣中唱的就是图中这种草鞋。你可能难以想象,踏着这样简陋的鞋,红军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达240里的奇迹。
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草鞋是红军战士的必需品。当时红军几乎没有皮鞋和胶鞋,南方多山地多河流水网地带,长距离行军布鞋穿不了几天就会坏掉,这样也就只有草鞋了。草鞋往往是就地取材,由官兵自己动手编制,虽不美观,却相当实用。1934年10月,当中央红军集结在江西于都县准备踏上漫漫长征路时,为了让红军阿哥一路上不打赤足,苏区百姓日夜加班加点赶制出了数十万双草鞋,歌谣所唱的就是当时的送鞋盛况。这一双双草鞋,也是红军与苏区百姓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草鞋虽简陋,现在的人们却不一定能做的出来。打草鞋前,要先准备好耙子、码子、锤子、橇筚和弯子等工具,还有粗麻、稻草和牛皮。首道工序是揉麻绳、捶稻草和穿牛皮。将粗麻揉成粗绳、细绳,选择长又坚韧的稻草洗净、晾晒并用锤子捶松软,在牛皮适当位置上打好洞眼。二是把搓好的麻绳编好鞋耳,拿一把捶好的稻草,放在倒放四脚朝天的板凳上,套上草鞋棒。三是把以上材料固定在牛皮上,编打出草鞋。一般是一次成型,单人可完成全部程序。年轻人一天能打五六双草鞋,年纪大些的,一天忙碌下来也能打上两三双。怎么样,打草鞋的新技能你get到了吗?
-
红军的竹斗笠
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革命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中第一句歌词便是“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斗笠这种朴实平凡的农家物品成为了红军亲民淳朴的象征。军装、绑腿、草鞋、身后再背一个竹斗笠,这几乎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最经典的红军形象。
斗笠遮阳挡雨,十分实用,陪伴了许多红军战士走完这两万五千里的艰辛旅程,不少红军官兵在回忆文章中,也常常满怀深情地提到这种具有显著苏区特征的斗笠。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