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整治扮靓老街巷 主干道沿线建筑“换新装”
-
整治后的善化坊,石板路干净整洁,两旁店铺别有韵味
(记者 袁丽群/文 关铭荣 实习生 林思含/图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榕城街头,长龙般的车流,熙攘的人群,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快节奏。城市的另一角落,小街旧巷里,老人闲坐藤椅上,缓缓地摇着蒲扇,正惬意纳凉。
窄巷子、青石路,成榕城另一独特景观。2012年起,福州主城区启动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整治、街道外立面改造是其中两大重点工程。几年的努力,主干道沿线建筑“换新装”,背街小巷也告别老旧,重生悠然风雅之态。
-
整治前的卧湖路,电线低垂,街面老旧
旧街巷蜕变 老街坊不愿搬了 背街小巷的整治中,鼓楼“元帅-卧湖路”由内而外地华丽蜕变,被街坊们视为范本。巷子不单单变美观了,还复原了旧时的文化味儿,这让不少居住在其他小街巷的市民也动了心。
元帅路、卧湖路是连接三坊七巷特色街区与福州西湖景区的纽带,全长660米。2013年,小巷经整治,被拓宽至7米,道路两侧还铺上了彩色沥青,沿路安上了路灯,成市区首条慢行道。
走进街巷,已寻不见原本的老旧脏乱。道路整洁干净,两旁长长的连廊,古色古香;青砖修砌的马鞍墙,翘角向外延伸。沿路,特色小吃、手工制鞋店、修车店、开锁店等,一应俱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市井味。
“这条路原本非常老旧,如今可坐在家门口乘凉。”在卧湖路上开了21年照相馆的江女士说,之前,这条路上插着30多根电线杆,人一抬头就是高悬低垂、杂乱无章的电线。街头还散落着各类垃圾,恶臭难闻,引蚊虫滋扰。“别说散步了,都不愿在街头久待。”江女士说,以前一心想去外头买新房,现在街道干净了,古色古香,大家都不愿搬了。
据了解,早从2012年9月起,福州市就启动了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着重提升小街巷景观,打造完整社区。据统计,仅鼓楼区2012—2014年就已完成72条背街小巷整治,包括元帅路、卧湖路、善化坊、保定巷、开元路、卫前路、七星井、经院巷、北后街、九彩弄、柳前巷、肖宅巷、灯笼巷、孝义巷等。
-
整治后的卧湖路,古色古香,马鞍墙透着浓浓的福州味
解民生难题 保留文化原味
整治中,街巷积水等老问题的解决,让老街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街巷建筑原味的保留更赢得街坊们点赞。
台江交通支弄是交通路小学、交通路幼儿园学生的必经之路。之前,每逢大雨天,这条巷子就有不少积水,孩子们不得不穿上雨鞋,蹚水而过。2012年,巷子启动整治,增设人行道、铺设下水道、新修水泥路面,积水老难题得到解决。
“仓山的整治,贵在保留了原味。”祖孙三代都住在仓山的刘老先生说,街巷整治中,遇到山坡及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挡墙”时,施工人员基本没去动它,只作小范围修补。
福州市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台江大部分的小街巷都集中在旧屋区内,针对居民区比较密集或周边有学校的街巷,都尽早安排工期。仓山老建筑群多,改造时,特别强调注重街道整治与周边景观的和谐统一。以整治后的马厂街为例,路边高高的“挡墙”及成片的爬藤基本和以前一模一样。
据悉,今年台江区计划改造小街巷17条,整治方案已完成。仓山区今年拟改造13条背街小巷,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
-
麦园路92号的住户吴先生说,他这座原本残破不堪的老房子经过景观改造,成了红砖洋房,充满英式风韵
征集民意 让街坊有“获得感”
福州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街巷整治变得越来越不简单,因各街巷实际情况差别较大,文化底蕴各不同,几乎每条街巷的改造方案都得“量身定做”。
街巷整治,需要认真做好沟通解释。福州市组织各级干部,走家入户向居民阐明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广泛征集居民意见,面对面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街巷整治是要给予百姓家门口的便利,出门就有‘获得感’。”鼓楼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就鼓楼区的街巷整治而言,整治方案已变得越发成熟,不仅得注重“面子”,也得注重“里子”。早期,多数街巷的变化主要在于外观,如今,街巷文化内涵及功能的挖掘也渐渐跟进。
□数据 年整治76个项目总投资23.45亿元
从2012年9月起,福州就在全市范围启动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着重提升小街巷景观,打造完整社区。据统计,仅2015年,福州全市主城区就安排了街巷景观整治任务76项(含13个背街小巷整治项目,主要在鼓楼区),计划总投资23.45亿元。目前,六一路、省府路、八一七路(安泰中心)等项目正在施工,其余项目处于招投标等阶段。
“环境整治工作要向居民身边延伸,向小街小巷拓展,让百姓真切感受居住环境新变化,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