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成网红,追星也要悠着点
2016-04-13 15:51:04 来源:人民网 作者:雷钟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邮筒”也能成网红,你信吗?日前,上海外滩边的一个邮筒就幸运地成为了史上最奇葩的“网红”,因为它被鹿晗摸过。(4月12日《华商报》)
在一个个性张扬、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谁愿意追星和怎么追星,似乎是个人的事情。只要不对别人带来损害,也似乎不必说三道四。但是,就因为一位明星和一个邮筒走进了同一镜头,共有过一个瞬间,这个邮筒也随之爆红,以至于很多粉丝来到外滩,排队和邮筒合影留念;甚至有粉丝排队到凌晨三点,这就有点追过头了。
我从来不反对追星,只是对追谁和怎么追有点看法。按说,年轻人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又有旺盛的精力,即便疯狂点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追到当年杨丽娟的地步,或者为和明星用过的邮筒合影,也要排队到凌晨三点,就确实追星无度了。
想想,你半夜三更外出,父母会不会着急,你自己会不会冻病,会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或工作。即便这些都没有影响,跟一个邮筒合影,又会带来什么值得回忆值得炫耀的东东。有这么大的劲头,用到“双创”上不是更好,更有意义,更能博得父母的满意,更能对这个社会带来益处,也使自己前途光明。
真要追星,就要学学人家是怎么成功的。任何人前显贵,必有背后遭罪。把人家的勤奋、努力、刻苦、韧劲学过来,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上,就是理性的追星。再说,也不必老是盯着演艺明星,政治明星、科技明星、大国工匠,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坐标,你也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把他们的成就与光环,化作自己前行的动力。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环卫“夫妻档”:把内河当作家
夫妻俩是1998年从湖北来到福州。他们从小是在湖边长大的,做这个工作也是得心应手。
-
郑锦斌:福州国营照相馆的坚守人
郑锦斌从15岁到这个地方,然后工作到现在,也是一辈子在做照相。
-
林水俤:做好闽菜的传帮带
林水俤,聚春园佛跳墙第五代传承人。佛跳墙是林水俤的拿手菜,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琐。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