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民国时期石刻现协和医院门口 见证军事斗争历史
2012-06-28 23:16:47  作者:綦芬 陈建国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讯 28日下午,热心读者、文史爱好者齐上志致电本报,在新权路协和医院太平间门口发现一对民国时期的门柱石刻,其中一处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事情报机构的门牌,它见证了国民党政治、军事派系斗争的历史。

  昨天傍晚,记者在协和医院太平间院子第二道门口的石砌门柱上看到,右侧柱子第三个石块上用隶体阴刻着几行繁体小字:“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福建通讯处福州通讯分处,1944”。左侧柱子第三个石块被遮挡。齐上志说,上面刻的是“新生活俱乐部,中央军校成立二十年”的字样。

  为了了解这对石柱上的文字,齐上志查阅了许多资料。他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一切从简。蒋介石的亲信、一起留学日本的同乡陈仪主政福建时,忠实地执行蒋介石的这一倡议,在福建各军政部门、单位推广“新生活运动”。这个“新生活俱乐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在闽北、福州、厦门设立三个情报站,估计设在这里的‘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福建通讯处福州通讯分处’便是其中一个。”齐上志说,这个国民党军事情报机构的设立,表现出当时国民党派系斗争激烈,军统、中统互相倾轧,蒋介石就是利用这样的关系互相制约。

  齐上志走访一些上了年岁的人,了解到协和医院这一带的历史演变。新权路附近,清朝时期学府众多,现在的协和医院太平间当时是闽县孔庙所在地,马路对面的府学里是侯官县孔庙所在地,与新权路交叉的圣庙路那里有福州府孔庙。后来,前两座孔庙都没了,只有圣庙路的孔庙保存至今。上世纪30年代,协和医院太平间所在地成了“新生活俱乐部”。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此地又变成国民党军事情报机构。解放初,市委市政府设在这一片。“文革”后,省委省政府从乌山脚下搬到屏山脚下,市委市政府也从此地搬到乌山脚下。

  如果有人经历过这些,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提供线索。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晚报首席记者 陈建国/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