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海上福州行系列报道之二:海洋渔业开辟崭新天地
2012-07-03 11:00:45  作者:林雨夏 任思言 林洪相 张浩清 贺鹏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许多福州人祖祖辈辈临海而居,一直过着海上捕捞的渔家生活。随着岁月的年轮不断扩展,现代科技手段飞速发展,沿海渔民传统的劳作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勇敢掉转“船头”,广泛应用新技术,利用新政策,从单一捕捞到立体养殖、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做好“海文章”,念好“致富经”,福州海洋渔业从此开辟出一方崭新天地。

  从“吃海”到“耕海”

  车行黄岐半岛沿海公路,放眼望去,蔚蓝色的海湾绵延数十平方公里。海上,吊养网箱的渔排错落有致地铺开。“靠着这片海域,我们从投资80万元的小企业起步,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达2400多万元,每年培养鲍鱼苗800多万粒。”在后才里海区,福州捷丰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捷自豪地告诉记者。

  在鲍鱼培养池旁,吴捷捞起一个网箱。打开盖子,网箱里一粒粒小指头大小的绿色“鲍鱼宝宝”缓慢地蠕动着,这是年初培育出来的鲍鱼苗,需要两年左右才能长成。吴捷现场讲解:“这些鲍鱼苗是公司和厦门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联合做的科研项目,是日本鲍和大连鲍杂交的品种,更加适合福建海域养殖。”“你别小看这一粒小小的鲍鱼,他们吃的都是富含营养价值的海带,一粒鲍鱼到上市前,要吃掉大约10公斤海带。我们的项目,不仅给周边养殖户提供鲍鱼苗,还带动了大家种植海带的积极性。”吴捷说。

  公司与周边养殖户相互依赖、联动发展,如今已成为福州海水养殖的主要模式。

  在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村办企业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从1995年起就带领村民种植海带,企业不断壮大,村民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去年,全村海带种植面积达25万亩,培育的海带苗销往国内8个省和日本、韩国等地。“前一段时间韩国公司到我们这里来‘取经’,学习海带养殖技术,由于不懂技术,他们想找个技术员去韩国指导,开出30万元的年薪都没有人愿意去。这片海,就是我们的‘金饭碗’。”村党委书记林哲龙说,“村里的海域不够养,村民们就花高价钱到周边甚至浙江海域租海,最远的,到浙江一带租海,现在租的海域超过了本村海域面积。”

  去年开始,官坞村瞄上了高附加值的鲍鱼和海参养殖。“我们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海带资源,把加工之后的边角料,作为鲍鱼和海参的饲料,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林哲龙说。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