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93岁志愿军女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2021-10-09 15:10:59  来源:杭州日报微博
  

  国庆假期,一部《长津湖》震撼了许多人。抗美援朝,鏖战长津湖,战士们埋伏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冻死后仍保持随时准备冲锋的姿态。

  真实的战场究竟有多惨烈?

  71年前的那个沉沉黑夜,对于绍兴师范毕业生竺桴来说,与战友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誓死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胜利的得来是多么不易。”

  战争残酷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衬衣撕下做绷带 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93岁志愿军女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今年93岁的女战士竺桴,是抗美援朝九兵团二十军六0师一八0团卫生队的一名护士。

  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我们穿着的衣着单薄,零下二十多度,大家都冻煞了。鞋子破掉了就赤脚走,后来用纱布包着脚走路。”天寒地冻、远征作战,粮弹缺乏、忍饥受冻。面对强敌劲旅,志愿军给出的答案是:以命相搏、血战到底。“虽然知道美国武器厉害,但并不害怕,我们是为国而战,敢于舍得性命。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我们一定要赢得胜利。”竺桴回忆当年,提高音量,声音铿锵有力。时光的流逝并没有漂白那段记忆,反而让抗美援朝的每一个细节都更加刻骨铭心、历久弥新。

  2021年的我们知道“他们赢了”,但1950年的他们,并不知道“我们能赢”,只知道“我们必须赢”。

  作为随军护士,竺桴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敌我装备的差距,战争的残酷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作为部队医疗力量的一员,绷带不够,我把衬衣撕下来绑牢伤员,医药箱里东西不多,就把自己的血抽出来给伤员。”为了救治伤员,竺桴的腿和头部都曾经中弹片,至今还留着伤痕。

93岁志愿军女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竺桴亲手抢救了许多志愿军伤兵,也掩埋过很对牺牲战友的尸体。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左上臂被炸断的温州籍战士。“他奄奄一息地告诉我,参加战斗是为了打跑敌人,但现在自己却快不行了。”竺桴说。临终前,这位战士要竺桴帮他完成一个心愿——把他挎包里的新军装转交给家乡的母亲,对母亲说声对不起,儿子没有立功就这样走了。记下地址,竺桴取出他挎包里的新军装时,发现军装早已血迹斑斑。“我们用小刀挖土,埋葬牺牲的志愿者,再写几个字‘勇敢的志愿军,安息吧’,现在想想,我们这么幸福,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竺桴哽咽道。

  战场上“手风琴”里的青春

  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竺桴在绍兴师范学音乐。战斗间隙,她拉手风琴,组成战地“乐队”弹奏一曲。

  竺桴家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1952年在朝鲜清溪里,她与战友们参加抗美援朝元旦文艺演出,拉着手风琴的年轻竺桴,带着青春的笑容。战事紧张、条件艰苦,每时每刻都有流血和牺牲,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乐观的笑容。岁月如梭。七十多年前的青春华彩,如今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一代优秀中华儿女用生命和热血汇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化作了一个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竭动力。

93岁志愿军女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对中国人而言,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苦难辉煌的记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旋律,唱出志愿军将士一往无前的豪情;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战旗艳如新?英雄的传人擎起了它。”杭州市民毛瑞虎父辈参加了抗美援朝,他一直热心志愿军历史的研究和宣传。“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实现既定目标、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最好的铭记。”

93岁志愿军女战士讲述长津湖战役:抽自己的血给伤员

  竺桴还记得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天,接到命令紧急,穿着夏装出发。她还能清晰地记得,战争胜利时那段不朽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责任编辑:詹婷婷】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