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
图为中车四方的动车生产车间。新华社发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不会自动产生,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并努力推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大幅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为制造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健全完善工业文化发展体系。工业文化体系是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工业文化建设融入工业化发展的全过程,在吸收传统优秀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收世界工业文化精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推动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补齐工业文化短板,提升工业软实力。
二是弘扬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文化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工业精神是工业文化的思想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勇于创新探索的现代企业家和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大力培育和宣传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重点是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创新精神、倡导诚信精神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工人在中航工业(邢台)卡车总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
三是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支持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集群。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区域和大师工作室。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培育工业文化新业态。
四是融入质量品牌建设。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层次和对物质的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对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中国品牌,体现产品的人文关怀,加强工业文化建设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五是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国家工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要着力塑造我国工业诚信、质优、创新、绿色等新形象,不断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制造的美誉度。要进一步提高对外交流水平,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播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展示大国工业新形象。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7日05版)
相关新闻
- 招商局:用双创推动产业升级,让创业者留下来(2017-11-27 18:58:13)
- 中国广核集团:对外投资与履行责任并重 做“一带一路”的积极践行者(2017-11-27 18:55:07)
- “三搭配”把十九大精神讲透讲深(2017-11-27 11:33:16)
- 重庆:“全渝通办”让群众能办事好办事办成事(2017-11-27 11:29:16)
- “河南坠子”把十九大精神唱进村民心坎里(2017-11-27 11:27:05)
- 【领航新征程】墨脱孩子的“玛米更拉”(2017-11-24 18:29:19)
- 【学思践悟十九大】再别赵沟,扶贫路上的“归人”(2017-11-24 14:53:35)
- 学思践悟十九大|畅想2050(2017-11-24 13:00:55)
- 践行十九大精神 牢记新时代使命:空军多架轰-6K战机前出岛链战巡南海(2017-11-24 11:56:31)
- 【众说十九大】新时代 将带来更加美好新生活(2017-11-24 11:50:07)
- 【专家谈】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2017-11-23 22:49:26)
- 民族技术护航 中国通号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2017-11-23 17: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