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被正式确诊为××”为何能火起来

2023-07-08 23:09:48来源:红星新闻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

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北京最近持续高温,人们仿佛哪吒脚踩了风火轮去上班;“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也是因为高温,当地人仿佛孙悟空待在炼丹炉里;“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因为广东最近大雨和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要钱那天淋的雨一样大等等。

“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而且这在侧面上也体现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哪怕是多年前的影视剧,到现在人们还记得,还能拿出来作为公共知识进行遣词造句。

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仔细想想,有几个人可以马上想到“依萍”是在说什么呢?搞明白之后,会不会生出一声“不过如此又无可奈何”的叹息?

随着这句网络梗被大量使用,网上也出现很多逆反的情绪,“好好说句让人能懂的话不可以吗?”“玩一些无聊的梗还以为别人都喜欢”……相信,随着各类“确诊”被制造出来,类似的厌倦与不满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这不过是网络造词景观的一个案例罢了。网络总是不断地制造各种梗,但也会在热烈的狂欢之后,迅速进入衰退期乃至消失。这很常见,也几乎是每个网络梗必然的宿命,比如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此前流行的“挖呀挖”?

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就像此前的“挖呀挖”,起初是网友自发参与的玩梗,但随着一些带认证的政务新媒体也开始进场,反倒遭到了不少反弹和批评。这或许是公共理性的反思,玩梗本质上仍属于一种语言泡沫,不能全盘否定泡沫,但显然如果舆论完全围着网络梗来建构,至少是缺乏深度和韵味的,难以让人满意。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快乐出发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快乐出发
全面整治群租房!福州公布举报电话!
全面整治群租房!福州公布举报电话!
暴雨+大风+冰雹!福州连发多条预警!
暴雨+大风+冰雹!福州连发多条预警!
“五一”假期 来福州尽赏春日好风光
“五一”假期 来福州尽赏春日好风光
福州房产频道
近60城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近60城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专题推荐
党纪学习教育
【网络中国节·清明】微雨落清明 春风寄思念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