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古厝:触摸闽都文脉 感受家国情怀
小营员在林则徐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打卡林则徐纪念馆,重温林则徐的丰功伟绩;探访马江昭忠祠,感悟中国近代海军精神;走进福州古厝展示馆,感受福州古厝文化的魅力……29日、30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开展了福州古厝主题研学活动,小营员们探访了古厝里的文脉福州,了解福州古厝保护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
小营员在三坊七巷开启福州古厝之旅。
走进坊巷 开启古厝之旅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三坊七巷承载着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29日上午,福州晚报编委、编发中心主任危砖黄带领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从三坊七巷开启了福州古厝之旅。
“三坊七巷堪称‘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古老的坊巷格局历经千年,仍然基本保留完整。这里古厝林立、名人辈出、文脉昌盛……”跟随着危砖黄的脚步,小营员们在这片古老的街区中探索福州的文化底蕴。
不过,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曾经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小营员们来到位于光禄坊许厝里的三坊七巷保护成果展,感受三坊七巷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的蝶变。
福州市宣传教育培训中心讲解员肖丽介绍,三坊七巷的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为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保住了文脉、留住了乡愁。
经过30多年的修缮保护、活化利用,三坊七巷这片古老的街区焕发了新活力。如今,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人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小营员们感佩当年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成为一名文物守护者。“古建筑、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对待它们要有珍爱之心。”小营员陈奕霏说。
聆听历史 感受家国情怀
29日、30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探访了林则徐纪念馆、戚公祠、马江昭忠祠、镇海楼、华林寺,感受历史名人、海战英烈的家国情怀。
29日,在林则徐纪念馆,该馆副馆长钟田田介绍了林则徐为国为民谋福祉的一生。林则徐是从福州走出的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始终不变的是他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赤诚的爱国之心。
小营员在戚公祠聆听戚家军抗倭故事。
在戚公祠,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管理处主任孙伟讲述了戚家军的抗倭故事。戚家军的英雄志气和家国情怀令孩子们受到深深的触动。
戚公祠旁的石壁上,镌刻着郁达夫创作的一首词《满江红》,颂扬戚继光抗击倭寇入侵的丰功伟绩。“郁达夫写这首词时,正是抗战形势紧迫之际。这首词抒发了一腔抗日爱国的激情。”危砖黄带领孩子们齐声诵读,铿锵字句,掷地有声。
马江昭忠祠是中国唯一专门纪念近代海军烈士的官方纪念场所,合祭甲申、甲午两役忠烈。“这两场战役中,近代中国海军将士坚决抵御外辱、忠心报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在马江海战纪念馆馆长王晓芹声情并茂的讲述下,小营员们为海战英烈“舰虽亡,旗还在”的精神深深感动,在海战英烈牌位前三鞠躬,表达缅怀与崇敬。
30日,在屏山之巅的镇海楼,鼓楼区博物馆馆长林声哲带领小营员们鸟瞰福州的山山水水,走进福州古厝展示馆感受福州古厝文化的魅力。福州古厝展示馆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具有闽都文化特色的古厝建筑,以实物文献为支撑,与多媒体等科技手段相结合,展现福州古厝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建筑特色。
在林声哲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小营员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我见过红色的插屏门,也见过黑色的插屏门,今天才知道它们的区别,我要把这写下来。”小营员游怿欣开心地说。
小营员探寻“镇城之宝”——华林寺。
在福州古厝展示馆看了华林寺灯光秀后,小营员们对华林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福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阮章魁带领小营员们实地探寻屹立千年不倒的“镇城之宝”——华林寺。
“华林寺是中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斗拱和梁架是当时原件。华林寺大殿柱子以上全由斗栱支撑,外檐斗栱采用七铺作,这是唐代建筑现存实例中最高等级的铺数。”阮章魁为小营员们认真讲解华林寺建筑的精华,让小营员们对华林寺有了新的认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中国古建筑知识。”小营员陈泓铄说。
名师指导 写出佳作金句
3名语文老师指导小营员写作。
30日下午,本报特邀福州市宁化小学教育集团的三名语文老师,为小营员们授课,并进行写作指导。
三名语文老师是福州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福州市优秀教学能手张玉烽老师,福建省思政金课遴选课例二等奖获得者翁莹老师以及福州市优秀辅导员遇昭琳老师。
张玉烽通过“看图识古厝”“讨论分享”“分步写作”等环节,引导小营员们梳理在“福州古厝”主题研学活动中的所见、所闻,筛选出自己印象最深、感悟最深的点进行创作。
在张玉烽、翁莹、遇昭琳的共同指导下,小营员们文思泉涌,写出不少佳作金句。三名老师还对小营员们的作文进行面批点评,并评选出“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
“最佳写手”吴珮晨写道:“这一座座古厝,诉说着福州的历史,弘扬着福州的精神,保存着福州的文脉。”
“写作小能手”赖梓萌写道:“福州古厝的保护修复,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马丽清 刘珺 周桃茂 叶诚)
- 罗源这个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24-10-11 17:13:31)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永泰嵩口、同安(2024-10-03 10:01:57)
- 微纪录片《我在福州修古厝》10月2日首播(2024-10-01 12:41:45)
- 首届!三坊七巷迎来文化盛宴!(2024-09-26 15:33:00)
- 首批古厝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揭晓 同时展出首届福州古厝摄影大赛优秀作品(2024-09-26 08:29:40)
- 巧妙融合古厝的历史价值与现代生活 首届古厝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揭晓(2024-09-26 08:00:00)
- 首届福州古厝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 展览期间小黄楼可免费参观(2024-09-25 19:56:04)
- 首届福州古厝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2024-09-25 18:07:42)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再次走进乌山 营员按图索骥 走读摩崖石刻(2024-09-17 10:53:47)
- 飞阅福州|厝厝有韵 生生不息(2024-09-08 10:08:52)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