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一、第一……福州走出的那些中国第一!
2014年,央视播出的一部影视作品曾在国内引发了轰动,它就是六集纪录片《船政学堂》,由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
纪录片再现了晚清“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船政学堂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展现强固海防、掌控海权这一“中国梦”初创过程中的历史复杂性和曲折性。
那是1863年的秋天,满清朝廷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经略东南。雄才大略的左宗棠敢为天下先,在洋务运动的大势下主张在中国南方颇有航海与治学基础的福州造船办学、创建近代海军。
位于闽江下游的福州市马尾区,早在唐、五代时期就与东南亚有商船往来,宋、元时期已通航日本和阿拉伯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湾。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就此,马尾肩负起历史的重托,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发祥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船政不仅是造船,还结合办学,组建水师为一体,打造一个由造船工厂、学堂和福建水师构成的近代海军系统。
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面对血与火的洗礼,他们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沈葆桢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历史的弹指一挥间,船政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笃行、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
福州走出的中国第一
清末,在船政的推动下,福州不断引进西方科技,率先使用电灯、探照灯、电报等新生事物,创下了诸多“中国第一”:
●1867年,中国第一所船舶、海军专业学校“求是堂艺局”(船政学堂)
●1869年,中国第一台千吨轮船“万年清”号
●1871年,中国第一台船用二气缸竖式蒸汽机
●1876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从福州城接通马尾港
●1879年,中国第一次试用电灯
●1879年,中国第一个简易自来水供水系统
●1885年,中国第一次安装探照灯
●1889年,中国第一艘自制钢铁舰船“龙威”号,编入北洋舰队更名“平远”舰
●1893年,中国第一大船坞船政一号船坞
●1917年,中国第一所培养飞机、潜艇制造驾驶人才高等学校“福州海军飞潜学校”
●1918年,中国第一所飞机制造厂“飞机制造工程处”
●1919年,中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
时至今日,总是有世界各地的人来信、托人带来旧物、转赠多年的收藏来拼写那些年连绵不断的历史,船政文化是福州人民永不凋谢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作为马尾的标志,有“中国塔”之誉的罗星塔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南部的闽江之滨,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
罗星塔由南宋柳七娘所建,最初为木塔,后在明朝天启年间,重建起这座高31.5米七层八角的石塔。
各层塔身之外都伸出平座勾栏,如果登塔的话必须绕塔身一周才能更上一层楼。门的位置各层错开,这是古人巧用力学原理使力点均匀分布,借以减少压力,并且避免了“灌堂风”。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极为罕见,是传世的建筑杰作。
在这里,除了可以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感受历史风云,还可行走于世界上唯一以船政冠名的官办天后宫,更可瞻仰合祀着甲申、甲午海战英烈的中国近代海军纪念专祠——昭忠祠。
「船政古街 」▼
「总理衙门 」▼
「船政学堂 」▼
「 船政书局 」▼
「轮机车间 」▼
「 铁胁厂 」▼
「昭忠祠 」▼
「 马限山公园 」▼
「马限山炮台遗址 」▼
「马限山梅园 」▼
( 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自“遇见福州”)
- 扩散!福州火车站取消进站旅客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查验等措施(2022-12-07 16:52:53)
- 中央定调2023年经济,5大重磅信号(2022-12-07 16:31:16)
- 鼓楼开展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行动(2022-12-07 16:31:10)
- 福州失业保险待遇标准调整(2022-12-07 16:27:04)
- 晋安1个区域调整风险等级(2022-12-07 16:26:50)
- 传承中药名方弘扬中医文化 经典名方馆落地福州(2022-12-07 16:23:22)
- 福州五彩冬日 为“大雪”留白(2022-12-07 16:20:48)
- 速看!鼓楼最新核酸采样点位来了(2022-12-07 16:19:53)
- 福州宣布!这些日子全民免费乘坐地铁公交!(2022-12-07 16:12:00)
- 福州晋安生态廊道:“蓝绿空间”书写城市诗情画意(2022-12-07 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