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侯官郭氏的台湾情缘

2022-10-31 09:30:00来源:福建日报

侯官郭氏的台湾情缘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郭柏荫故居

国庆假期,2022年“炫我”福州市第二届街头艺术文化节总决赛在福州三坊七巷中的郭柏荫故居前举行。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高超的技艺,让这座古建筑再次进入大众眼帘。

郭柏荫故居始建于明末。在清朝时,侯官(福州府)人士郭阶三的五个孩子尽登科甲,于是这座宅邸也以“五子登科”闻名八闽。

郭氏家族以科举闻名,但他们和台湾的深厚渊源却鲜有人知。自康熙年间台湾设府以来,两百多万闽、粤等地居民移居台湾,通婚交友,往来交流。在此背景下,郭阶三家族的几代人奉命前往台湾,或兴学,或抚垦,或办实业,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绕过故居大门屏风,只见第一进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古朴雄伟。青石柱础上,一副黑底鎏金对联正悬其上:“入琼林玉树中皆宝,有仁心慈德者为祥”,显示着书写者郭柏荫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的智慧。

郭阶三的次子郭柏荫为晚清名臣,曾官至湖广总督,在“五子”中最为大众所熟悉。郭柏荫十分关注台湾。道光十八年(1838年),郭柏荫由浙江道御史转掌山西道。当时,台湾的管治相对薄弱,郭柏荫深忧:“该府孤悬海外,民番杂处,奸宄众多。”若不强化台岛管辖,民生势必多艰。因此,他于道光十八年初,上奏朝廷加强台湾管治的诸项事宜,“稽察匪徒,盘查仓库,清案牍以省株连,严巡防以惩偷渡”等等。道光皇帝为此作了朱批。

然而,朝中一些大臣不以为然,认为迁走百姓,空出土地即可。郭柏荫坚决不同意,并针对台湾、漳、泉等地治安混乱的情况二次上书。这次他提出了四点具体主张:一、对台治理要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偷渡;二、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消弭盗案;三、严禁漳、泉二州械斗;四、不许鸦片入口等。

时任闽浙总督魏元烺遵旨将郭柏荫条陈各项台湾事宜逐项落实,并呈上数千言奏折,涉及积案的处置与落实、府库的清查与补足、通番关隘的建造等。这些主张直指台湾积弊,施行后大大促进了当时台湾社会的稳定发展。

郭柏荫还对台湾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光绪元年(1875年)郭柏荫回到福州后,在鳌峰书院设席开讲。鳌峰书院为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首,是台湾岛内学子的求学圣地。许多台湾学子也因此拜入郭柏荫门下,如台湾淡水厅光绪乙亥(1875年)举人李藩岳等。一些学子学有所成,赴台任教,对台湾教育作出颇多贡献。

受郭柏荫影响,小弟郭柏芗也曾出任台湾教育官员。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年过半百的郭柏芗毅然前往还是蛮荒之地的台湾噶玛兰(今宜兰)开辟新学。他在给四哥郭柏苍的信中写道:“穷海苍茫外,家书一纸还……蛮烟和瘴雨,咫尺迫南关。”尽述开辟新学之艰苦、思亲之深切。

郭柏苍对小弟跨越海峡,普及教育的艰辛十分理解,他回信鼓励道:“习俗维新亟,人文创始艰。惠休有兄弟,应更忆乡关。”可见郭家兄弟艰苦创业的可贵精神、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郭柏苍是一位博物学家,一生多致力于福州水利建设和研究整理地方文献,其中很多著作都涉及台湾。以《闽产录异》为例,郭柏苍在书中如数家珍地记述了大量两岸物产,卷首一章还将各地物产进行分类比对,如:“谷属:闽谷以福州为最,泉、漳、台湾次之。好谷:即香米,出漳属各县,台湾、汀州。”这些详细记载,充分表明当时两岸物贸通达、交流频繁。

除柏字辈外,郭氏家族后人也情系台湾,躬身参与台湾建设。郭柏心的三子郭绩昌,曾襄办台湾抚垦事宜,后调补台湾凤山县学教谕。甲午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郭绩昌与提督刘永福坚守凤山,抵御外侮。

“侯官郭氏一族的台湾情,是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实写照。”郭氏后人郭震先生说,“自明朝以来,一批批闽人赴台创业、联姻、交友,延续着绵绵不断的台湾情。”

岁序更迭,这座郭氏古宅已修缮一新,花厅中的古羊婆树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四季常绿,迎接着两岸故人、八方来客。(记者 全幸雅 实习生 吴雪薇 王丽 文/图)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