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2-10-16 02:02:48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李白蕾 钱嘉宜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这一独特优势,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着力打造法治强市,法治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中持续提升,既护航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也助力了百姓高品质生活,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保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赴永泰县调研生态司法保护工作。(市人大供图)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为福州市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中。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确定“2022年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十件实事”工作方案,将从今年为民办实事的73件项目中选出10件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实事。目前福州市已建立起实事项目“群众提、人大决、政府办、代表评”的机制,办实事民意基础愈加坚固。

为民办实事听民声,立法更加听民声。2020年7月30日,福州市在鼓楼区乌山社区建立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至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增至6个,有效拓宽了基层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时任乌山社区党委书记、市十五届人大代表王焰告诉记者,作为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的社区干部,借助这个平台,她多次组织社区百姓参与内河管理等立法工作,把群众的城市管理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来了。

为立法求得“最大公约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仅去年在制定闽剧保护、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软木画技艺保护、脱胎漆器技艺保护等四个非遗保护立法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厝保护立法时,就召开座谈会30多场。“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法规条款更接地气,通过后实施起来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说。

市人大常委会还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支持代表对建议办理表达“不满意”。今年8月,采纳市人大代表郑书鸿的建议,市人社局帮扶市盲校及长乐特教学校的9名孤独症毕业生就业,他们上岗后月薪有3000多元。“这是有关部门持续办理我前年提出的《关于创建大龄孤独症患者康复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议》后采取的行动,我最初对这件建议办理结果表示‘不满意’。对百姓的事我很较真,我每年市人代会都会提交10多件建议,首轮答复不少是‘不满意’。”郑书鸿说。支持代表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代表建议不满意件交办会,当年代表建议不满意件大幅下降,成为市十五届人大以来不满意件最少的一年。

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十年来,市政府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治建设释放了市场活力,也方便了百姓办事。

今年1月底,旅居西班牙的郑先生通过“海外110”报警服务台求助称,他的驾驶证即将到期,却无法回国换证。两天后,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指导下,他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完成远程体检,办结换证需要的手续。

福州公安于今年1月10日在全国率先创立“海外110”,开通仅半年就受理来自福州籍海外乡亲报警求助2000余件。7月,“海外110”入驻福州法务区,为侨胞提供“2.0”版服务。在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行动中,政府部门像这样的创举还有很多。

数字赋能,推动职能高效履行。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地级市和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地,福州市建成了一批城市级大数据平台,数字政府发展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四,服务群众的数字应用场景“遍地开花”。2020年,福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智能审批系统,推动多个高频办理事项由人工审批变为机器“秒批”,平均办理时长由3小时缩短至5秒。还有逾百项民生政务服务可掌上一键办理。

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法治水平。福州市出台《福州市行政服务条例》,实现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位列全国前列。有了法规支持,企业开办只需一个工作日,市本级3个小时办结。市政府也出台重大行政决策若干规定,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各项程序,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阳光政务,打造透明公信政府。福州市建成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项目“福州市行政执法平台”,各级执法部门数据汇聚共享;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把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违法失信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严格规范约束公权力。据统计,福州市执法工作满意率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绘就法治政府建设最大“同心圆”

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让公平正义可视可感。十年来,政协“说”,政府“听”,福州市政协组织积极履职,为法治政府建设绘就最大“同心圆”。

今年上半年,瞄准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和市总工会组成联合课题组,组织政协委员多次赴部分县(市)区和相关平台企业调研,并组织56家新就业形态相关企业和1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问卷调查,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界别协商会上,关于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问题被一一抛出,法院、人社、商务等近10个市直部门负责人现场“接招”。面对面交流中,相关部门掌握了诸多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政协委员中有各行各业的大量优秀人才,协商议政能让不同党派、界别、团体、阶层在同一平台上建言发声,凝聚共识,在法治福州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市政协社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建立了“议题共同提出、计划共同制定、过程共同参与、成果共同推进、落实共同监督”的协商工作机制。活用善用这个机制,市政协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协重大协商成果的落实选定议题,并以制度保障,形成专项民主监督的福州模式。十年来,在协商议题、重点提案、大会发言等方面,监督性议题比重逐年增加。

围绕依法治市,市政协还广泛开展“送法制、送关爱、解难题”活动,深入一线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他们还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办好委员提案,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十年来,市政协发挥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特色优势,带动各界人士投身法治建设,助推法治成为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市政协社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数”说发展

十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制订、修改法规43项,作出决定决议137项,开展执法检查44项,开展专题询问17项。

2012年至2022年,市人大代表共提交议案85件、建议5279件。在福州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中,有12件采纳代表议案制定。

目前,福州市65%的事项可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务大厅通办窗口“全城通办”。“全城通办”综窗覆盖后,窗口实际可承接事项数量在属地办理框架下增长近13倍。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市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5000余条,组织开展17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66场专题协商会、151场对口(界别)协商。

创新提案办理协商机制,市政协与市政府联合开展政协提案“百案精办强实效”等活动,共审查立案并办结提案4829件。

精彩回眸

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这项工作已成为人大增强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

2017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长乐市撤市设区有关政权机构名称等问题的决定。

2017年底,福州市在全省率先加快推行“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2018年以来,市政协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应用型智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首个政协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

2019年1月,《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提请市人代会审议表决,开福州市大会实体立法先河。

2019年7月,市政协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

2020年,首次以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名义表彰“人民满意派出所”,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更好依法履职。

2021年公布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福州市在“法治环境评价”中的排名位居全国第二。

2021年11月,福州市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2年1月,福州法务区建成,打造面向国内国际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

(记者 李白蕾 钱嘉宜

【责任编辑:吴颖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