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2022-03-18 20:53:53来源:福州新闻网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建议佩戴耳机,获得更佳收听体验            

香甜软糯的烤地瓜是一种让人幸福感倍增的美食。  

地瓜,又叫甘薯、红薯、番薯。可你知道吗?福州可是最先引进甘薯的地方。而把它引进中国的,正是被誉为“甘薯之父”的福州人陈振龙。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出生于福州书香门第的陈振龙自幼勤奋读书,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而后,他弃文从商,把家搬到了福州达道铺。明万历年间,天灾不断,百姓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为了维持生计,陈振龙带着孩子随着商船远赴吕宋经商。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陈振龙

在吕宋,他看到当地人都在种甘薯。这是西班牙人带来的一种特别农作物,不仅耐旱、环境适应能力强,最主要的一点是产量非常高,不管生熟都可以食用,生吃脆甜可口,熟吃香甜软糯,并且有很强的饱腹感。这不禁让陈振龙联想到家乡饥荒的状况,于是他积极地向当地人学习甘薯的种植方法,并且想把薯种带回国内。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可让他烦恼的是,甘薯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推广种植的,对其管控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任何人带离境内。如果冒险将薯苗带到船上,一旦被发现,不但陈振龙自己的性命难保,还会连累整个商船,必须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一天,陈振龙正在船上整理货物,正遇见吕宋的官兵前来搜查。其中的一名官兵将甲板上拦路的吸水绳抬脚就踢到了一边,正是这个无心的举动引起了陈振龙的注意。

陈振龙和儿子连夜便将薯苗和旧缆绳编织在一起,糊上泥巴,既能更好地掩藏薯苗,还可以保护薯苗的根。他将“缆绳”藏在了船上不起眼的地方,顺利避过了离境检查。经过七个昼夜的颠簸航行,陈振龙父子终于带着薯苗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福州。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金薯传习录》记载了陈振龙将红薯引入中国的经过,就在这一年,福建大旱,粮食收成锐减。在陈振龙的帮助下,甘薯得以在福建大面积推广种植,解决了粮荒,救助了万千灾民。为了表达对陈振龙冒死引进甘薯的感激之情,后人在乌石山修建了先薯亭感念他的功德。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如今,先薯亭矗立在福州乌石山清冷台,经过了多次重建与修复,成为乌山上一座披着天蓝色“外衣”的古亭。亭子旁边的《先薯亭记》碑刻,记载着这段传奇往事。

听福州 | 福州人为了带这种美食回国,有多拼!

有福之州趣事多,且听我来为您说。这一次,我们在乌山的先薯亭里,知道了如今司空见惯的地瓜,竟是福州人带回中国的。下一次,我们还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感谢您的收听,这里是听福州,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综合闽都文化研究会、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等

❖ 摄影:林鸿杰

❖ 后期:邵泚钦

❖ 设计:马沄钦

❖ 编辑:王婧

❖ 监制:刘梦霆 申哲

❖ 制片人:刘必泳

❖ 总策划:林伟

【责任编辑: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