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2020-07-27 10:31:42  来源:连江微新闻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人物名片:刘家富,男,汉族,1940年9月生,连江苔菉茭南村人,中共党员,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技术顾问、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名誉会长,

  先后被评为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与突出贡献人物。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多次获科技部、农业部的“全国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突出贡献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和福建省“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十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等称号;2007年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大黄鱼)资源枯竭了……我们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争取把资源恢复起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个才对得起我们社会,对得起大自然。”这是刘家富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的话。这句“对得起”,刘家富用了全部的青春去践行,用他的余生仍在诠释。这句“对得起”让他在寂寂无闻时一排万难潜心钻研,在闻名业内时仍能只专注海上牧场。

  近日,刘家富的世侄林强(福建省赶海一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接受了连江微新闻的专访,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刘家富的科研故事和人格魅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同为连江老乡的刘家富与林强父亲因工作调动结识于江浙,后在宁德发展出深厚友谊。林强谈起了刘家富带着他上街购买第一套文具的温馨故事,也谈及因刘家富的科研投入而产生的困惑与不理解。“用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科研成功了他不要名也不要利,把东西都送给大家,他的境界已经超乎我们的理解”林强这样说。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1985年“大黄鱼人工育苗初试”项目立项,在缺少现成资料和经验的情况下,刘家富带领项目组相继攻克了大黄鱼“见天即死”、亲鱼少、保活难、驯化难、人工催产难等种种难题,并在1990年实现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

  大黄鱼育苗成功了,除了用于放流增殖天然资源外,能否成为海水鱼养殖的新种类,让渔民稳定地养殖增收?这在当时,仍是个未知数。早期试养大黄鱼生长缓慢,许多领导、专家均认为无养殖开发前景,但他从个别生长特别快的个体中看到了养殖开发价值,并争取到50万元研究经费。

  为加快研究步伐,在项目经费尚未下达之前,他承担风险四处筹借资金,建造海上网箱养殖与陆上育苗基地。但当年仅到位资金10万元,第二年项目被终止,刘家富的项目组陷入了绝境。

  为了将大黄鱼人工繁育研究成果应用与推广,并争取科技部与国家农业银行下达的40万元“星火计划”贴息贷款,1991年在刘家富带头下,闽东水产技术员团队进行大黄鱼养殖中间试验与深化研究。1992年,课题受阻,面对30多万元的债务,已年过半百的刘家富仍然选择了迎难而上。建房缺乏足够资金,他向渔民买下一艘破旧的渔船,既当食堂又当宿舍,并自己动手,建造了沙滤池、蓄水池、鱼池;塑料管买不起,就砍根毛竹替代;经费不足,就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

  终于在1995年攻克了大黄鱼多季人工育苗和规模开发桡足类作为苗种技术,解决了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慢的难题,确立了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与工艺,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大黄鱼育苗和养殖技术获得突破后,常常有人向刘家富伸出橄榄枝,开价不菲。但他不为所动,心无杂念地带领团队义务为基层水产科技事业和大黄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拼搏。没有技术保密、不计个人得失,他在试验场成立技术培训部,教授大黄鱼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为各育苗场输送了第一批育苗技术骨干,由此掀起了大黄鱼养殖高潮。

  林强回忆说,当时刘家富在养殖基地里开展了大规模培训,参与学习掌握这门技术的大黄鱼养殖户无不对他感恩戴德。

连江之光刘家富:一腔热忱为科研  不计得失甘奉献

  一路走来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如今已光荣退休的刘家富,却始终没有忘记身为水产科技专家的职责,把推广示范水产科学技术和传授病害防治知识视为己任,尽心尽意为群众服务。他先后主持了20多期大黄鱼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培训班,培训渔民技术员380人次。同样从事海洋经济方面工作的林强说:“我所见到的每个渔排排主只要提起刘家富的名字,就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出品 文稿:李剑钰)

【责任编辑:马春林】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