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家访已不合时宜?福州市教育局这样回复……

2019-11-04 20:47:09  来源:福州晚报
  

  还记得“福州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这个火遍全国的“大讨论”吗?近日福州12345网站又收到一份来自家长的诉求件,表示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家访”真的有必要吗?直指“家访”已经不合时宜。诉求件认为,规定“家访”是“一刀切”,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问题,福州市教育局又给出了精彩回复。


  我们先来看看这份诉求件↓↓↓

  诉求:关于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市中小学每学年至少要有一次入户家访的通知

  众所周知,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家校更好的沟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当今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电话、qq、微信都能比入户家访更迅速及时地把孩子的第一情况就告家长。小学生大部分都有家长接送,在送路队时就能碰到家长,就能立刻交流,为何还要放着如此方便的方式不用,一定要再另安排时间来入户家访?难道此时的交流就不如入户家访吗?之前的诉求反馈意见中提到,现在的入户家访被弱化,出台制定政策的领导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被弱化?是因为有更好更先进的方式方法代替入户家访。就像现在的现金支付已被弱化一样,被淘汰是因为有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取代了。落后的方式为何要一再强求?反馈意见中还搬出2014年关于家访工作的意见来说明,多年前的制度如果已不合时宜,为什么要一再执行?领导们要高瞻远瞩,要与时俱进啊,而不是一味的因循守旧。

  老师和家长的互动还有每学期的家长会,家长群,家委会

  ,这些难道都不是家校联系吗,为何就非要如此一刀切的规定必须入户家访?制定政策的领导们有听过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吗?

  对于这个规定,家长和老师大部分都不赞成入户家访,觉得耗时,没必要。既然这样,为何还要一意孤行的去执行?当然对极少数特殊学生,即使教育局不规定,老师们也会入户走访了解帮助孩子。而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有比入户家访更好的方式来沟通交流,对于这样一刀切规定必须入户家访的做法是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请领导们认真听听群众的呼声,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从投诉件中可以看出,投诉人认为,目前通信手段已经十分发达,“电话、qq、微信”能快捷方便地联通老师和家长,迅速及时地道出学生的第一情况。

  投诉人还表示,每学期的家长会,还有家长群、家委会,甚至校门口的互聊,也足以方便老师和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上门家访“耗时,没必要”。


  我们来看看福州市教育局给出的回复↓↓↓

  您好!您在“12345网”诉求收悉,答复如下:

  感谢您的反馈。借此机会,我们与您就家访问题作一次交流。

  其一,家访并未过时。正如在交通方式高度发达的今天,步行、骑单车等传统出行方式仍然未过时一样,家访这一传统家校联系方式并未过时,且不可替代。家访是一项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电话、网络等“电子家访”毕竟是“隔空交流”,家长会、家长学校毕竟是集体面谈,对教师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和家庭情况,具有一定局限。入户家访的“一对一”(家与校)、面对面,沟通交流最直接。坚持入户家访是否与时代格格不入,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其二,落实家访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全员育人是《教师法》的核心精神之一,是中央对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家访正是全员育人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我市中小学家访要求从未中断,更非独创。“百闻不如一见”,我市诸多学校长期以来自觉坚持入户家访,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有效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这次作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全体教师参与家访,每年每名中小学生家庭有一次教师入户家访,这是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慎重作出的决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符合教育部、福建省有关文件规定。教育的过程,不止于教书,更重在育人。我们真诚地希望福州市广大中小学教师正确理解并自觉参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其三,家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一方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懂学生,方能懂教育。入户家访,更能拉近心理距离,有助于学校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家庭成长环境,准确获取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亲眼所见出类拔萃的学生家庭如何优秀,默默无闻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成长背后,突发家庭状况的孩子经历怎样的不易,特殊家庭环境学生和家长的渴望与期待等。若能家校双方商讨制定教育方案和措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则更是我们乐见的。另一方面,入户家访是对学生监护人引导的好方法。家访新政出台后,我们收到的诉求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家长对此持欢迎态度,绝大多数学校表示理解。家长们深切感受到教育部门的拳拳之心,学校希望通过入户家访进一步融洽家校关系、找到立德树人的新增长点。一位教育专家表示,入户家访,家长可以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所获得的情感支持和温暖是电话和网络难以替代的;面对面的沟通、及时的反馈,监护人可以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作为,与学校一起深入寻求适合的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期实现通过“一次家访带动一个家庭”。还有一方面,入户家访是对学生一份独特的触动与呵护。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大多希望被老师关注。家,是学生身心放松的港湾,家访过程中,学生最容易敞开心扉,而这是教育导入的最佳时机。当学生心理“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对抗时,亟待外部动力的辅助,教师与家人和风细雨式点拨犹如“雪中送炭”,或将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下烙印,导引学生健康成长。

  诚然,入户家访确实会耗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对此,福州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提升教师待遇。2017年出台了班主任等级考评奖励办法,目前全市班主任的这一奖励金(含原有每月120的绩效)高的可达953元/月,低的可达620元/月,这个水准在全省属于“第一梯队”。我们还将继续为提升教师尊严感获得感而不懈努力。有一句话要与您共勉:“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这是教师被誉为“红烛”,成为最受崇尚职业的关键所在。据了解,很多教育发达地区,不仅没有淡化弱化家访,反而入户家访做得很成功。让我们辩证思考,理性思辩,凡是有利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方式,我们都应当共同去努力、去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专此回复,祝您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福州市教育局

  2019年11月2日


  福州市教育局这次又是一番精彩回复!在反馈信息中,市教育局强调“家访并未过时”!指出“百闻不如一见”,家访是得到家长们高度认可的沟通桥梁,新规也是“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慎重作出的决策,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符合教育部、福建省有关文件规定。”

  市教育局还从“教师的责任”以及“家访的现实意义”深度详解了“家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福州的“家访”是怎么规定的?记者调查了一番↓↓↓

  早在2014年,市教育局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访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学校原则上须每三年对学生完成一次普访,家访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和教师年度绩效的考评范围。学校家访工作将在对学生普访基础上,着重家访学困生、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

  今年9月,市教育局又出台《福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规定(暂行)》,规定从本学年起,每名学生家庭每学年至少接受2次家访,其中入户式1次、“一对一约见”1次。

  根据规定,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家访。原则上,每学年班主任家访不低于1/2的学生家庭,该班科任教师对剩余约1/2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学校应加大对学困生、辍学生、单亲和遗孤学生、生理心理残障疾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生入户家访的频次。

  家访工作情况将纳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和教育督导、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考核评价范畴,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工作的参考依据。

  对于“家访”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责任编辑:马春林】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