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影《红高粱》第一编剧陈剑雨:他促成"金鸡"与厦结缘

2019-07-18 10:45:41  来源:厦门网
  

电影《红高粱》第一编剧陈剑雨:他促成"金鸡"与厦结缘

张艺谋和陈剑雨(右)合作的影片《红高粱》享誉国际影坛。

  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在厦举办,厦门乃至福建的影视文化领域再度受到关注。我们注意到,多年来,福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影视人才,他们在影视制作、理论研究、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了更好地为“金鸡”预热,我们将联合厦大戏剧影视和艺术学研究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福建电影人。

  陈剑雨,1938年生于福建泉州,195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编辑、研究工作。1976年任《人民电影》《电影艺术》编辑部编辑。1981年任中国影协电影艺术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1988年至1990年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1991年后任中国影协电影艺术研究部主任,并担任过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秘书长等职务。2008年6月3日离世,享年70岁。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叶子申)提到福建电影人,陈剑雨无疑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福建泉州人,被誉为中国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由他编剧、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享誉国际影坛。陈剑雨也是金鸡奖的筹备成员之一,他曾促成金鸡奖评奖会议在鼓浪屿举行。

  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

  陈剑雨较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张艺谋电影《红高粱》的第一编剧。据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知名作家陈瑞统介绍,实际上,在拍摄《红高粱》之前,张艺谋还是一位摄影师,在电影《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后来,他想改行当导演,特地找陈剑雨商量,并让他推荐拍摄内容。

  陈瑞统说,当时,陈剑雨在家养病,看了不少小说,他说《红高粱》很棒,难度是大点,但“可以搞”。“张艺谋听后,在陈剑雨家中的地毯上高兴得连打了三个滚。”

  此后,张艺谋让陈剑雨为他改编剧本,陈剑雨答应了,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做编剧。为了争取《红高粱》作者莫言的支持,陈剑雨还给远在新疆的莫言发电报。后来,电影《红高粱》上映后立马火了,在国内外拿了不少大奖,成为颇具代表性的中国电影之一。

  促成金鸡奖来厦开评审会

  1988年,陈剑雨被借调担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他问我要不要去,我说如果是为个人事业就不要去,但如果你是为了重振福建电影制片厂,那就去。”泉州文化名人陈日升说,后来,陈剑雨决定回到福建,“他对家乡爱得深沉”。

  担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的3年期间,陈剑雨主抓拍摄了《阴阳界》《欢乐英雄》等多部优秀影片,并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创了福影厂的新局面。

  据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透露,陈剑雨也是金鸡奖的筹备成员之一,从1981年金鸡奖设立的第一年起,他就担任评奖的副组长。1983年,在陈剑雨的促成下,金鸡奖评奖会议在厦门鼓浪屿举行,这是金鸡奖与厦门的较早渊源。

  写作时也要喝铁观音

  2015年,《陈剑雨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集中展示陈剑雨在电影领域的艺术成就和显著贡献的专著,长达76万字。这部文集记载了陈剑雨热爱电影的种种“铁证”———从影视评论、剧本创作,到生产管理,陈剑雨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被誉为行业的“全才”。

  陈剑雨为福建传统文化的推广也做了不少贡献。他在世时曾鼎力支持福建的高甲、木偶、南音等戏曲团体多次晋京献演,同时还积极邀请北京文艺名家和权威媒体观摩演出、撰写评介文章。

  陈剑雨夫人向前曾说,陈剑雨离乡多年,却离不开家乡文化,写作时他要喝铁观音、听南音才能静心。据悉,在他过世时,向前还将一张南音碟和其他他所爱之物一起随他入土。

【责任编辑:伊宁倩】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