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好作风带来新活力——“才溪乡调查”的新实践

2019-05-25 10:25:06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5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刘必然 通讯员 张锋育 林斯乾)“做梦也没想到,活到这把年纪还能住进新房!”近日,上杭县才溪镇下王村,96岁的“五老人员”刘启隆激动地说。

  时光回溯到老人的童年时代: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三赴才溪,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下彪炳史册的《才溪乡调查》,揭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朴素真理。

  过去是“中央苏区模范乡”的才溪镇,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如何传承发扬调查研究的精神?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调查。

  “空心房”残破不堪,留守老人却不愿拆,怎么办?

  ——干部自带盒饭去村民家串门

  走进才溪镇下王村,只见村主干道平坦宽阔,民居整齐划一,竹篱笆菜地错落有致。

  “你们肯定想不到,过去村里处处是没人管的土坯房,小车都开不到家门口。”村支书刘永辉自动“揭短”,村民在外赚了钱就回乡置业,新楼起老楼空,“空心房”问题凸显。

  2018年,下王村被列为上杭县唯一的省农房整治试点村。“光靠镇、村两级力量很难推动。村里留守老人多,怀旧情结深,宁可闲置也不愿拆。”才溪镇党委书记温文达道出苦衷。

  “这些都是由干部双脚走出来、亲手绘制的,是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的最好印证!”刘永辉说,去年7月4日,“空心房”拆除“百日会战”正式打响,攻坚工作组进驻下王村。为摸清祖房众屋权属,工作组逐户逐屋测量,拍照留存,建册归档。如今,村部里保留的房屋析产图上,详细标注了村民基本信息、家庭类型、房屋现有状况、房屋面积、社会关系等信息。

  向日堂原是村里最大的宗祠,涉及200多户村民,但已闲置多年。“有的人家我们去了20多回,苦口婆心做工作。(下转第二版)

  屁股往一条凳子上坐,心思就能往一处跑。”76岁的老支书刘祥忠说,伴随向日堂顺利征拆,治理局面大开。

  其实,村民最关心的是补偿问题。为此,才溪镇制定出台了“空心房”拆除“以奖代补”和用于旧村复垦两个政策,打消村民对新建房如何分配、拆后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征用与置换等关键问题的后顾之忧。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许多村民清楚记得,工作组的干部自带盒饭来串门,到了饭点就边吃饭边聊天。

  “人心都是肉长的。”村民刘庆谊不仅主动拆除了“空心房”,还无偿贡献60多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

  短短3个月内,下王村累计签订拆除协议259户,拆除面积18606平方米。同时,注重科学规划、拆建并举,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90余万元——刘启隆老人一家正是得益于此,建起三楼新房,彻底告别了全家14口人挤在一座破旧土坯房的历史。

好作风带来新活力——“才溪乡调查”的新实践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陈玲云】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