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寨:寨堡“隐身”于竹林 因航拍照声名鹊起
-
木雕精美。
福州晚报6月27日讯(记者 张维璟 翁宇民/文 永泰县村保办/摄)永泰庄寨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还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本期《寨·见》永泰庄寨系列专题报道,将带你走进白云乡北山村的北山寨,探寻“爱心”寨堡的形成秘密,倾听它的百年“心跳”。
【百年悬念】
永泰的寨堡大多是以人文特色令人难忘,又或以建筑精巧使人叹服。但有一座寨堡,是以自然奇观让人惊艳。2015年8月,一张无人机航拍图揭示其绮丽美景:一座古老寨堡被青翠竹林所簇拥,而竹林的轮廓竟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心形。这座寨堡由谁而建?心形的竹林又是如何形成的?
神奇美景 一朝示人
北山寨在乡间也被称为修竹寨,因为此地修竹掩映、满眼苍翠,筑于山头上的寨堡“隐身”于竹林,外人行经此地,若无人指点难以寻其门而入。北山寨因竹而闻名,但使它真正声名鹊起的却是2015年的一张航拍照片。
去年8月盛夏,正是竹林茂密之时。永泰县保护古寨堡的工作人员为搜集资料,对北山寨进行了航拍。当无人机升上天空时,令人意外的美丽画面进入镜头——簇拥北山寨的竹林,竟有一个心形的轮廓。整个北山寨从空中俯瞰,宛如青山碧田中一颗绿色的心脏,竹林随风摇曳就如同它舒缓的心跳。原本只有白云飞鸟知道的北山寨的美丽面纱,就这样突然被揭开了。此后北山寨又有了一个名称,叫“爱心寨”。
门神“签到” 古朴旧风
游庄寨,自然要从“门”开启,北山寨迎门就能给人上一堂传统风俗的课。古朴的酸枝木大门外包铁皮,铁皮当中留两个长方形裸露木材本质,左书“鬱壘”,右书“神荼”。这是以繁体书写的门神名字。
中国贴门神的风俗可追溯到汉代以前。民间传说中神荼、郁垒相貌凶恶丑怪,只是各地绘图时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模样。所以,有的地方以桃符代之,有的地方干脆直书其名,当作请来了门神,北山寨就是后者。如今许多人已全然不识得这两尊中国最早的门神,但在北山寨可以见到这一古朴风俗的还原。
风雨百年 长受庇佑
寨堡的何姓后人介绍说,北山寨始建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由何氏先祖何大瑞首建。
寨堡坐北朝南,呈“日”字形中轴对称结构。虽然不算超级大寨,但其建造也延续数代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因此,北山寨虽不富丽,但斗拱、窗棂处处精致,布局结构、建筑功能也科学考究。近两百年,寨中既无水涝也无火患,使得它成为保存最为完好的永泰古寨堡之一。
解放前夕,北山寨的防御性能更是通过了一场“大考验”。当时,国民党残余部队数万人日夜不歇,由白云乡过境,撤往台湾。溃兵如匪,一路上不少屋舍都遭抢掠,沿途青壮年被强充挑夫。北山寨作为当地大户,当然也是“中央兵”(当地人对国民党军队的称呼)的目标。但不论他们如何用枪击棍撬,北山寨始终寨墙高耸,无懈可击。相持数日,无法破门的“中央兵”搭起梯子爬上基墙,强撬了一扇本已损坏的瞭望窗才得以翻越入寨,北山寨在此劫中未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
大门上的门神名号。
人文自然 各有造化
光阴荏苒,每段岁月赋予北山寨的印记,它都悉数保留下来。
游客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山间屋厝,竟有《诗经》的风雅。北山寨厅堂中,建造者刻有“受天百禄”“戬穀”等文字,语出《诗经》的《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大致意思是:上天保佑,得享福禄。文革时期,北山寨成为生产队进驻的地点。“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等标语至今被完整保存。时代的印记就这样斑驳交错地呈现在墙上。
北山寨那令人为之神往的心形竹林,却全是自然造化之功。何姓后人说,其实竹林如此生长,无人刻意为之,只是这几年竹材乏人问津,所以竹林格外茂密起来。这或许是北山寨存给世人的一份惊喜。
保存完好的北山寨,如今已由永泰县政府代管。专业人士认为北山寨的风貌极宜建成富有南方民居风情的婚庆基地。这或许会是将来北山寨向世人展现的另一份惊喜。
交通小贴士
福州市区往永泰白云乡北山村,可由福诏高速往永泰城关,再由永泰城关往白云乡,全程近76公里,用时约1小时42分钟。
-
北山寨航拍图。
-
北山寨内的练功石。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